社群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08/115941.html社群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08/115941.html大年初一,一部名为《囧妈》的电影刷爆朋友圈。《囧妈》是继《人在囧途》、《泰囧》和《港囧》之后“囧”系列电影的又一新作。本来也没对《囧妈》报太高的期待,但看完全片后竟然觉得影片还不错。
这部影片有多位明星倾情加盟:有扮演徐峥妻子的袁泉,扮演表弟兼助理的*,扮演司机的*景瑜,扮演列车乘务员的贾冰,扮演热气球驾驶员的宋小宝,扮演火车乘客的*、*渤,甚至还有不久前不幸去世的高以翔。这些配角虽然戏份不多(*渤甚至未能出现在正片中,只在彩蛋中露脸),但看到他们依然让人觉得惊喜无限。
*景瑜扮演司机大龙
《囧妈》故事中的男主徐伊万是个拥有采暖专利技术的小老板,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婚姻却出了状况。妻子张璐闹离婚,并订好机票飞往美国出售专利技术,留在美国发展。徐伊万和表弟郭贴打算飞往美国阻止交易,到了机场却发现自己没护照。返回母亲家中取护照,却被大铁锁拒之门外。
*扮演表弟郭贴
进不去家门的徐伊万给母亲打电话,发现母亲正要坐火车前往莫斯科参加合唱演出。原本打算拿护照就走的徐伊万放弃了美国之行,和母亲一起前往莫斯科。在北京开往莫斯科的火车上,6天的漫长旅途让母子俩存在的矛盾逐步显露激化,争吵爆发。母亲伤心之余提前下车出走,徐伊万几经波折找到母亲后,母子俩敞开心扉,达成和解。徐伊万最终协助母亲完成在莫斯科登台献唱的梦想,并在旅程中找到了自己婚姻失败的症结,决定放下执着。
*扮演乘客
《囧妈》之囧
《囧妈》里徐伊万的妈有多囧,同样身为儿女的我从徐伊万的遭遇中看得清清楚楚,再联想自己的父母,难免感同身受。
*梅莹扮演母亲
囧妈第一囧:强迫症。囧妈在旅程中经常看表,定时定点投喂食物,不管你饿不饿,不管你是不是在做正事,忙工作,你不吃我就往你嘴里塞。
贾冰扮演列车乘务员
囧妈第二囧:多疑。怀疑钟点工偷记开门密码,把家门的密码改了6遍,改到自己都记不住密码了。看到娜塔莎有列车钥匙,怀疑她是小偷。小番茄不见了,怀疑是娜塔莎偷的。看到儿子和娜塔莎在车尾,就觉得儿子要出轨。虽然小心谨慎是好,但草木皆兵疑神疑*就太让人崩溃了。
高以翔扮演迈克尔
囧妈第三囧:善变。拿一盒红烧肉给儿子吃的是她,吃到剩下最后一块死活不让吃的还是她,还美其名曰要帮儿子控制身材,预防脂肪肝,一会儿一个样,让人不知所措。
袁泉扮演妻子张璐
囧妈第四囧:管得太宽,忘了界限和分寸。儿子的身材要管,儿子的婚姻要管,儿子生不生孩子还要管。这种以爱之名的管束让已经成年的儿子心存抗拒。
*渤扮演乘客
囧妈第五囧:自说自话,不可理喻。徐伊万不止一次的诘问,妈你有认真听我说吗?和娜塔莎生孩子是我说的气话啊。看着徐伊万或是崩溃咆哮,或是干脆结束交谈,我不禁感慨这是母子俩无法有效沟通的关键所在啊。
宋小宝扮演飞行员
然而囧妈虽囧,母子之间的爱却是不打折扣的。我不禁想起了潘玮柏的歌曲《我想更懂你》,其中有两句歌词“每次我想更懂你,我们却更有距离。是不是都用错言语,也用错了表情”,可以说十分贴切地描述了这对母子,同时也是天下众多母子之间存在的问题。
《囧妈》中令人难忘的场景
影片中有不少让人难忘的画面。比如伊万为了让母亲晚上能更好地休息,想换个好点的包厢。失败后,宁愿自己在过道的座椅上将就。母亲不忍儿子受苦将儿子劝回包厢,母子俩坐在铺位上熬了一宿,最后母子相互依偎的画面,看着让人倍感温馨。
母子俩雪地里遭遇黑熊袭击,已经爬上树的母亲不顾危险,跳下来挡在前面护着儿子的情景令人动容。
在俄罗斯人的婚宴上,儿子醉酒后举止癫狂,周围人都以为他在搞笑,人群里到处是笑得开怀的面孔,只有母亲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和焦虑。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那些能在第一时间准确洞察你情绪的人一定是最关心你的人。
伊万误会妻子和迈克尔有染,电话质问妻子后二人闹得不欢而散。在俄罗斯女孩娜塔莎的怂恿下,伊万对母亲的反抗情绪被催化了。得知母亲私下给妻子打过电话,母子间的矛盾终于爆发。母亲责怪伊万和他父亲一个德性,伊万则说自己终于理解了父亲,说父亲是因为母亲才整日酗酒,郁郁寡欢,他甚至把父亲的死归咎于母亲。激烈的争吵之后,母子二人一个把自己锁在包厢里痛哭,一个坐在走廊里内疚后悔,此情此景让人揪心。
伤心的母亲提前下了车出走。徐伊万几经周折终于在雪地森林中找到母亲,母亲向儿子坦诚了自己婚姻的不幸。伊万的父亲是电影放映员,当时来母亲家附近播放电影《伊万的童年》(这也是男主名字的由来)。母亲看电影时迟到了,父亲在散场后单独给母亲重放了影片,母亲因此爱上父亲,并为了爱情在*待了八年。
伊万的父母虽然因爱结合,但因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不同,婚姻生活并不幸福。父亲酗酒家暴,母亲骗儿子说家里进了贼。这样煎熬的日子让母亲多次萌生逃走的念头,但听到儿子稚嫩的声音说长大后会保护母亲,母亲便隐忍了下来。她把自己的余生都倾注在儿子身上,儿子成为她人生的动力,她也渴望通过关心儿子而获得存在感和认可感。在儿子的激烈反抗下,母亲终于意识到儿子早已不再是《伊万的童年》中的小孩了,自己不该再过分越界,干预儿子的人生。母子终于相互达成谅解。
影片利用了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此次交心前后母亲态度的转变。此次交心之前,在火车上,张璐打电话被儿子挂断,母亲还责问儿子为什么挂断电话,为什么拒绝儿媳妇的关心,追问两人的婚姻状况。
此次交心之后,在俄罗斯人的小木屋里,儿子收到张璐的信息,母亲再没有凑上前去,而是放手让儿子自己解决。在儿子落泪时,母亲看在眼里,但决定维护儿子的自尊,假装没看到,给予儿子足够的尊重。在儿子向自己坦白已经离婚的事实时,母亲拥住儿子,及时给予他安慰和支持。
前往火车站的车子里,想起儿子婚姻破裂,母亲没有向以前一样指责儿子,而是十分自责,第一时间检讨自己,认为都是自己这个婆婆做得不够好。如果自己对儿媳妇再好一点,可能一切都会不一样了。看到这里很心痛。
细腻的设计,巧妙的寓意
除了上面这些场景,影片中还有很多细节设计得十分巧妙,细细品品,回味无穷。比如,贯穿全片的大白兔奶糖,母亲家门的大铁锁,母亲归家后卸下假发等我觉得都有导演的寓意在其中。大白兔奶糖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每一次出现都表现出儿子情感的转变。
大白兔奶糖的四次出场
1、徐伊万扒车拿护照,迫不得已只能坐6个小时到集宁站下车。母亲担心儿子在旅途中饿着,先后递过方便面,饼干和大白兔奶糖,儿子不耐烦的一把推开,拒绝了母亲的好意。对于母亲依然用照顾小孩子的那一套对待自己,这让成人伊万极为不适。
2、终于挨到集宁站下车的徐伊万发现口袋里的演出传单,上面写着参加演出需支付两万元,徐伊万虽然担心母亲受骗,但依然没有动摇离开的决定。再次掏口袋,发现母亲留下的三颗大白兔奶糖,他回头望向车窗,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那是母亲隐忍不舍在远远的张望。短暂的纠结后,徐伊万决定放弃美国之行,陪母亲前往莫斯科。奶糖勾起了成人伊万的童年回忆和对母子温情的眷恋。
3、徐伊万指责母亲对父亲管得太多,父亲不自由,不开心,才终日酗酒,把父亲的死归咎于母亲。母亲伤心离车出走。徐伊万拖着行李在白雪皑皑的树林里找到母亲,听着母亲述说着婚姻的不幸,心里内疚万分,小心翼翼地掏出大白兔奶糖,笨拙地学着小时候母亲哄他的模样,想要哄好母亲。母子消除误会,达成和解。
4、徐伊万和母亲回到家中,将母亲扶上床休息。伊万说自己将房子的一楼腾出来,让母亲可以来自己家里住。徐伊万安顿好母亲,离去时拿起大白兔奶糖会心一笑。往事涌上心头,放佛又想起小时候自己许下的誓言——长大后要保护好母亲,而自己终于做到了。
母亲家门上的大铁锁
大铁锁暗示母亲心里的不安(母亲不相信密码锁,认为加大铁锁是双重保险),也寓意着母子二人之间存在心结。而在影片结尾,徐伊万用钥匙打开了大铁锁,寓意着母子二人敞开心扉,心结已解。
母亲归家后卸下假发
伊万在恳求*扮演的乘客换包厢时说自己母亲70多岁,我当时还觉得他骗人。因为看囧妈带着假发,穿的花枝招展,训起人来中气十足的样子,最多也就50来岁吧。但看到影片最后,母亲摘下假发后的样子,稀疏花白的头发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我终于相信她70多岁了。顿时一阵心酸,感觉囧妈伪装得太久,一直故作坚强,什么事情都自己抗,坚持做儿子坚实的后盾。直到母子交心后,回到家里的囧妈才终于卸下伪装,原来她也不过是个孤独脆弱需要人关爱照顾的小老太太,而她也终于肯接受自己不那么强大的事实,坦然接受儿子的保护啦。
看完整个影片,我觉得自己最初有一些想法完全错了!
儿子到底为什么忽略了母亲呢?
不是因为不爱,也不是因为工作忙无暇顾及母亲,应该是因为自己婚姻失败,无颜面对母亲,所以只好避而不见。徐伊万给张璐发的信息中表示离婚的事情已经和母亲讲了,原来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难。
母亲为什么要坚持坐绿皮车呢?
母亲这么一个时髦的人,在火车上蒸脸、敷面膜、吃自嗨锅,还用折叠盆泡脚,却不肯做更快捷、更舒适、票价更便宜的飞机呢?根本不是因为任性!原来不过是有点私心,因为坐火车才可以和儿子有更多相处的时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