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禹锡一首西塞山怀古真正体现了其诗 [复制链接]

1#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92729.html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贞元进士,曾与柳宗元等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历任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地方官。后再度入京,任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享年七十岁。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52岁那年,刘禹锡由夔州(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有感于藩镇割据日趋严重的局势,写下了一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西塞山怀古》。诗作原文如下/p>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的大意是:为了讨伐东吴,益州刺史王濬建造了高大的楼船,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朝堂之上闻风丧胆,曾经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黯然失色。大火溶毁了千丈长的铁链,全部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东吴从此灭亡。人世间有多少叫人感伤的往事,让人徒叹奈何。山形依然不变,西塞山依然背靠着滚滚东流的长江。如今全国统一,四海已成为一家,天下归为一同。旧时的壁垒已成废墟,只有芦荻在萧萧秋风中飘摇。

刘禹锡这首《西塞山怀古》是一首怀古伤今的七言律诗。西塞山,在今湖北省*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是六朝有名的*事要塞。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组成的西晋水*,顺江而下,讨伐东吴。刘禹锡以这件史事为题,描写了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同时描写了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不免让人心生感慨。全诗思接千古,兴发万端,剪裁得当,颇具功力,一气呵成,天巧偶发,借古讽今,沉郁感伤,繁简得当,直击现实,纵横开阖,酣畅流利,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充分体现了其“诗豪”的高超意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