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巡警查户口,北平居民一看哈,这两人不够 [复制链接]

1#

医院进进出出,让医院已经不安全了,就开始考虑转移。

医院避难的,还有另外两个人。其中一个,在法国人的帮助保护下,成功地离开了北平。

齐如山也想借助于法国人离开北平。

兄长齐竺山却说:“找法国人帮助是可以的,但还是要慎重,听说逃走的人很多,抓回来的也不少,咱们应该暂看看风头,再打主意。”

兄长的话提醒了齐如山,齐如山深知自己社交太广,识人太多,只要一露脸,无论是在公园、茶座、酒店、车站,都会有人向自己打招呼,那样一来,想在日本人眼皮底下逃走,机率很小。

而且,他也听说了,一个姓赵的朋友,穿了工人的衣服,脸上精心抹了黑烟,算是“乔装打扮”,可是,才逃到天津,就被日本人抓到了。

日本人在天津车站设了一个检查站,站内备足了毛巾、脸盆、水,检查的时候,就用毛巾沾了水拭擦待检人员的脸。

赵姓朋友脸上的黑烟被擦掉,现了形,被抓了个正着。

齐如山悻悻地对兄长说:“按照这情形,我是不能走的了。别的不说,单是他用那脏毛巾往我脸拭擦,我就受不了了。”

既不能离开北平,医院呆下去了,怎么办?

齐如山和家人商议,最后决定还先到另一个亲戚家住一段日子。

这次在亲戚家住的日子稍长,两个月。

这两个月里,除了一些故旧到齐家找过齐如山,并没发生任何特别的事。

齐如山一直悬着的心便也就渐渐放下来了,悄悄搬回了家去。

回到家里,也不敢给外人知道。

齐家在东单牌楼裱褙胡同,共有四个院,最东边一院是客厅院,客厅为三间北屋,齐如山就住最里边一屋,吩咐家人在外面挂一把大铁锁,除了晚间没有客人来之外,才出来和家人相见,偶尔也在深夜到廊下或院中散散步,否则,便是至亲本家也不见。

为了避除不必要的麻烦,齐如山决定在这屋里做经年“宅男”。

齐如山虽然“宅”在铁锁屋里不见人,但从家人的口中还是获悉了外面的许多事。

其中一件,让齐如山很是揪心。

这件事,想都可以想得到:普查户口。

齐如山在回忆录中提起此事,仍心有余悸:“我想这件事情,真不容易应付了,听说是家家要查,且须全家站齐,一个个点名验看。在这期间,跑到谁家也不成,不用说人家不敢留,就是敢留,也难免连累人家,自己也不肯。”

就在齐如山为这件事伤脑筋时,有一个朋友来齐家向齐家人哭诉,说:“前几天就听说要查户口,按说,要检查便随他检查,我们也不是政治人物,家中也没有违禁物品,检查有什么可怕的?可是,昨天他们来了,有两个日本人,两个中国巡警。这两个日本人,不但不够尺寸,且长得不像个人,一进门就嚷:‘都出来。’我们一家大小就都出来了,他又说:‘站齐喽!’我忍不住说了句:‘你们要检查谁就检查好了,何必站齐喽呢?’好家伙,他一句话没说,立马就给了我一个大嘴巴,巡警也喊:‘快站好了喽!’家里人都怕了,都赶紧站齐,而且拉着我要我赶紧也站好。那小日本,点了名,搜了屋,一句道歉的话没有,走了。唉!想我们堂堂华胄,黄帝的子孙,就让他们这样侮辱!这以后还怎么活呀!”

朋友说着说着,又号啕大哭了起来。

齐家人赶紧安慰他说:“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躲在里屋的齐如山听得心里思潮起伏,不胜感慨:“素夷狄行乎夷狄”是说得不错,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无论谁平白无故挨上这一嘴巴,仍是终身难言之大辱啊。

而日本人真的来齐家查起户口来,齐如山要面临的,还不是站齐不站齐的问题,而是到底要不要现身?

关于这点,齐如山寻思了好久,琢磨出的对策是:日本人来了,自己就潜伏在房顶上,或藏在大木箱里,或装病。房顶准备潜伏地方,已经物色好了;隐居的屋子里,也安置上了一个大木箱……这些,都预备妥当,以应不测之需。

这些应对之策虽然想好了,但能不能应付过关,还不好说。

齐如山时喜时忧。

又过了两天,有人来给齐家人送信,说某友人去世了。去世的原因,也是因为日本人检查户口。

日本人命令该友人站班,该友人羞愤难堪,竟然脑充血而死。

从家人口中听说了此事,齐如山无比难过,心中想:“此公比我有血性,然仍应留有用之身,做将来的事业,故仍以躲避为是。”

又有人来齐家闲谈,说某人因为痛恨日本人,随手写了“小日本”三个字,揉成团,扔进字纸篓。日本人去检查,居然连字纸篓也不放过,看到了这三个字,挥手就给那人两个耳光,喝令他说“大日本”,那人无法,只好说了三遍“大日本”,日本人才放过他。

听了这件真人真事,齐家上下都急坏了。

有人想把家里的旧纸都烧掉。

但又有人提醒说,都烧了不行,日本人心眼多,他们看见你家里的字纸篓一片纸都没有,肯定怀疑你有鬼,说你是欲盖弥彰。不如写一点恭维日本的话,放在字纸篓里——当然,你得让这些字看上去是无意中写的,要不,他们看出你是故意写的,麻烦更大。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的结果是:反对日本的话,固然是不敢写的,恭维日本的话,也写不出来,那太恶心了。那就什么都不写,顺其自然吧。

当然,齐家人还是详细检查了一遍各字纸篓。

值得庆幸的是,齐家所在的东单牌楼裱褙胡同,在二十余年来,前后左右住的都是日本人,日本当局因此对这一带的查处比其他地方松得许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