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要不是有深沉的亡国之恨,一代词帝李煜也许就成不了词帝了。他顶多也就是和温庭筠、韦庄等一帮花间词人差不多的地位。
作为南唐后主,李煜丢掉了他的三千里河山,作为一个在词的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人,他输掉了江山,却赢得了宋词的江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便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李煜的词,分成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做南唐皇帝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李煜珠围玉绕,红粉妖娆,整天唱歌跳舞写书法画画,整天和大小周后玩闹嘻嘻,他是一个不知道天下苍生疾苦,不知道强敌在侧的文艺青年。词的风格是婉转柔糜,充满了红粉的气息。只不过比花间派的词人多了一份清新而已。
而在南唐最终为宋朝所灭,李煜带着一家老小仓皇辞庙之时,他只能垂泪对宫娥。在他失去了江南,失去了南唐之后,他作为一个亡国之君,被囚禁在敌人的京城,没有自由,终日以泪洗面。这个时候所写的作品,完全摆脱了花间派词人的婉转,摆脱了花间派词人的红粉的气息,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深沉的、悲怆的风格。
这种风格的变化,显然与他的地位的变化有关。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没有李煜的后期的作品,李煜早已经被淹没在花间派的温柔的呢喃之中了。
王国维最为欣赏李煜,他说李煜的身上,有着可贵的气质。第一是赤子之心。李煜是天真的,是没有什么机心的,他的眼里,只有春花秋月,只有红袖添香,只有美丽的书法绘画的艺术,只有江南一般婉转的音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个天生的艺术家,因为只有用婴儿般天真的内心,用审美的态度去审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一切才能在作品中美丽起来。
王国维还说,李煜的后期的作品,是用血和泪共同写成的,充满了深深的反思和悲哀,这种以血泪写成的作品,自然就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在这一点上,北宋的末代皇帝宋徽宗也有点类似。因为他们都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李煜在被囚禁期间,写了一首浪淘沙,不仅有对个人寂寞无聊的书写,也有对过去的反思与悔恨。《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一个曾经有过辉煌的人,喜欢回忆往事,因为那里有他最得意的时光,同样,一个有着不堪过往的人,也喜欢回忆往事,因为他需要继续咀嚼这种痛苦,为自己祭奠,找到一个反思的机会。李煜就是这样,李煜说自己对往事,也只能怀着一种悲哀的心情,去回味了。只堪哀,是说往事真的很难回首,他没有一点让自己高兴的地方。
对景难排。一个难字,境界全出。他无法面对眼前的景色,无论是春花秋月还是林花谢了,在李煜看来,这都会引起自己难以排遣的痛苦。
秋风起了,这个时候应该是大雁往南飞的时候,是叶落归根的时候,是漂泊天涯的游子归家的时刻。但是李煜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再也回不到美丽的江南了,他在北方,将永远是一个寂寞的无家可归的人。台阶前都长满了青苔了,既然无人造访无人安慰,干脆连珠帘也懒得去卷起来了。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在下阙,李煜不可避免地想起自己的南唐。曾经强大的国家,曾经的长江天险,早已经不在了。刘禹锡在他的怀古名诗中说: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虽然说的是东吴灭国的故事,但在李煜看来,这不就是南唐的最终命运吗?所以李煜说,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后面几句话,李煜开始写景了,这是想象他的雕栏玉砌应犹在的场景。玉楼瑶殿的影子或许还在,但是在月下吟诗作赋的人不再了,他的影子也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了。而月色清明,如水银泻地,照着美丽的秦淮河,照着美丽的故国江南的大地,那么美丽,但是欣赏美景的人在哪里呢?他在千里之外的孤独小院中,独自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