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pf.39.net/bdfyy/zjdy/171112/5837776.html当前正是草莓大量上市出售的季节。看着鲜红的草莓,谁又不想吃上一口呢?然而进入春季以来,关于“有*草莓”的视频在网上不断传播,吓得很多人不得不打消了品尝草莓的想法。那么,呼和浩特市的草莓市场是什么样的呢?连日来,新报记者进行了明察暗访。
现状
价格悬殊
从3月中旬开始,记者走进首府一些水果批发市场、水果蔬菜店、农村温室大棚等地进行调查采访之后,发现呼和浩特市的草莓价格之悬殊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新鲜的草莓上市了,今日特价,9元一斤,欢迎选购。”3月16日上午,在金桥开发区一家水果店,销售人员正在用扩音器招揽顾客。记者走入店中,挑选了一盒卖相很好的草莓。付款时,老板说:“这种草莓不是特价,要30元一斤,那筐小的草莓才是9元一斤呢!”
同是草莓,怎么价格相差如此悬殊呢?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市民对此都有些不理解。“一斤也就10多颗草莓,竟然卖到30块钱,平均下来一颗草莓差不多值1块钱了。这也太贵了吧。我还是选价格低的吧,贵一点的吃着更让人心疼。”一位正在购物的市民抱怨。此时,另一位正在挑选苹果的女士接过话茬说:“30块钱一斤的草莓只能算中等价位,前几天我在一家水果精品店还看到了售价50块钱一斤的草莓呢!太贵了,真不知道贵在哪里!”水果蔬菜店老板笑着说:“50块钱一斤的草莓也不是最贵的,你要是去一些温室大棚采摘,一斤要多块钱呢。”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市场上出售的草莓最便宜的每斤买四五元,最贵的每斤近百元,身价相差10多倍。而且,所有销售者均称自己出售的是纯天然、无污染的草莓。
草莓价格为何如此悬殊?低价草莓和高价草莓究竟有啥区别?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众多消费者和销售者,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调查
膨大素催红剂随处可买
在多处温室大棚暗访时,几乎每家大棚的种植者都告诉记者:“我家的草莓是纯天然、无污染的,不像有些大棚经常喷洒各种化学药品。”那么,种植者所说的化学药品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呢?采访中记者发现,所谓的化学药品还真挺多,名字也是五花八门,如膨大素、催红剂、增甜剂等。而这些药品在呼和浩特市的许多种子农药门市都可以买到。
△商家出售的膨大素和增甜剂
4月1日上午,在市区一家种子农药门市部,记者与门市部女老板进行了一次对话。
记者:“给我拿几袋膨大素。”
女老板:“买这东西干嘛用?”
记者:“在草莓上用。”
女老板:“自己吃还是要卖给别人?”
记者:“卖给别人。今年种了几棚草莓,听人说喷这东西草莓能变大,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女老板:“我这已经卖完了,下午再去进点货,你明天再来吧。”
记者:“买这种药的人多吗?”
女老板:“销量还挺大,在大棚里种草莓的几乎都在用。这不,我正准备在一个草莓种植基地附近再开一家门市,开业后还得多进点。”
记者:“这种膨大素咋用呢?”
女老板:“一小袋膨大素兑上一大桶水,喷在草莓秧子上就行了。要是周一有人来采摘,你周六那天就喷上。等到周一有人来采摘时,原本很小的草莓就变大了。”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又走进一处规模很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基地内有很多种植草莓的大棚。在距离基地不远处的村庄内,有10多家种子农药门市部。记者挨个走进这些门市部,发现膨大素、催红剂、增甜剂等药品均有出售。门市部的老板也表示:“很多大棚都在用。”对于催红剂的用法,门市部老板称可以在草莓秧子上喷,也可以在摘下来的草莓上喷。特别是赶上连阴天的时候,由于大棚得不到阳光照射,草莓无法发红成熟,就喷上一些催红剂,绿草莓很快就变红了。而对于增甜剂的用法,门市部老板称这种药平时就得经常在草莓秧子上喷,草莓才会特别甜。经询问得知,膨大素、催红剂、增甜剂等药品价格都特别便宜,每袋售价几元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前,膨大素、催红剂、增甜剂等药物是否对人体有害,社会各界还存在很大争议。
调查
路边摊贩和村里大棚没关系?
采访中,记者每走进一处草莓种植基地,都会看到公路两边有很多出售草莓的农民。不时有来往的车辆停下来,车主买上几斤草莓后,又开车走了。这些停下车来购买草莓的人,大多以为这些农民出售的一定就是不远处大棚内种植的草莓。最初,记者也是这样想的,调查后却发现有的可能不是一回事儿。
△网络图
在多个种植基地的大棚内,一提起那些在路边出售草莓的农民,种植户们就笑着说,那些在路边卖草莓的农民中90%没有种草莓的,大多都是骗人的。这些人中的很多人每天坐着公交车进城,在蔬菜批发市场以每斤四五元钱的价格购买几箱草莓后,搬到路边以15~20元的价格出售。一位种植者说:“路边有的人还打出了‘牛奶草莓’的招牌,简直可笑极了。”
一位大棚种植者告诉记者,如果想验证路边的那些农民是否真的在不远处种植了草莓,办法很简单,就是你购买草莓时,提出要去他家大棚看一看,他肯定不敢带你去。记者来到路边,找到多个卖草莓的农民,提出去看一看他们的大棚,没想到这些农民都以各种理由拒绝带着记者前去观看。不过,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路边摆摊的确实也有一部分是自种自销的草莓种植者,只是来往行人根本没法辨别真假而已。
亮点
教授带领研究生种无公害草莓
4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