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沙溪镇红星村以加强*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贫困户致富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支部引领,互助社保障,合作社发力,贫困户参与”的路子。
抓堡垒,*支部引领强基础。90年代的红星,积贫积弱、基层*组织缺乏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村*总支通过研究国家*策,按照县委、镇*委的具体要求与本村实际相结合,以召开*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搜集村民意见,确定了红星村发展烤烟产业的路子。村里的*员在前景未知的情况下,率先响应*组织号召,种起了烟叶,当村民们的顾虑打消,纷纷发展烟叶种植时,红星村*总支下辖的*支部也扩大到了七个分支,共有*员56人,随着村民的腰包渐渐鼓起来,*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明显增强。
抓示范,互助社资金增后劲。去年,红星村*总支部发起并组织成立了剑川县沙溪镇红星村杨家店扶贫互助社和剑川县沙溪镇红星村白龙潭扶贫互助社。两个扶贫互助社共有可借出的扶贫资金90万元,该资金属有偿借款,借出款占用费的50%归村集体收入。因办理互助金借款方便快捷划算,扶贫互助社深受群众欢迎,第一年就发展会员38名,互助资金全部借出,村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村民发展经济时的资金困难有了强力的保障,村集体经济也有了收入。
抓产业,合作社运营添活力。红星村积极探索培植新的产业,通过股份合作、出租集体土地等方式,对有助于拓展新产业的合作社采取引导、鼓励、支持的*策。启动10万元的集体资金,与剑川宏兴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股份合作,并将集体土地40亩承包给天磊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年全村种植蒜亩、香葱75亩,创收60万元。开发种植中药材65亩,其中重楼15亩,白芨15亩,魔芋25亩,独定子12亩,创收.5万元。在村*总支与宏兴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努力下,全村目前肉牛存栏头,年出栏量头。
抓效益,贫困户增收有保障。在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红星村始终坚持群众利益至上。为了方便群众,扶贫互助社社员在借款时,无需提供抵押物,而是实行“三户联保”,当联保的三户中有人逾期不还时,三户同时失去借款资格,鼓励村民相互帮助,珍惜信誉。在发展产业时,合作社用工优先考虑困难户,为贫困户提供就近、合理的工作机会。贫困户喻松林说:“我今年跟着合作社种了1亩香葱,因为规模在那里,挖出来就有车来拉,不愁卖!”随着两个互助社和两个合作社的有效运行和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跟着受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