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米松乳膏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215/4338783.html缪氏宗祠位于中庙街道胜利村委会荆塘河村中部,距离中庙寺2.3公里。缪氏宗祠共有三进四厢二十三间,青砖黑瓦建造,还配有徽派建筑标志性的马头墙。近年来,出于对祠堂的保护,外墙已进行粉刷。
缪氏宗祠始建于清中期,距今已有一百四五十年历史,院内这棵南天竹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村子里很多老者孩提时代都曾在这里读书,祠堂又是学堂。当地非常重视教育,注重人才的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
今天我们一起走入荆塘河村,走进这个百余平方的砖瓦房内,巢湖工匠缪维耀正在他的小天地里忙活,并不十分起眼。
缪维耀,年生人。一个极其淳朴的人,做事认真,待人诚恳。年少时经历坎坷,遭遇过洪水,当过放牛娃,但他心智坚毅,在艰难的条件中依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小学学业。初中时又遭遇饥荒,为维持生计,年,他拜入一位木工师傅门下。从此,木工成为他倾尽心血的一生事业,从最初的赖以生存的手艺,到如今成为毕生的追求。
伴随着生活条件提高,手工木制品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农耕社会的记忆,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都在这同比例缩小的模型上原汁原味的体现,巢湖文化少了船就不完整。57年的木工事业,仗朝之年的缪老初心不改,兴趣更添,年,他开始尝试制作各种农具和船只模型。如今缪氏手工家博馆已初具规模,两层小楼陈列了50余件作品。
我们如今眼前这些精美绝伦的工艺品,都是缪老这两年来探索与精心设计打磨的产物。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缪老的高超技艺与不变的匠心。
方寸之间,精雕细琢。缪老自己介绍早年间好“搓麻”,消磨时间,时间久了身体每况愈下、腿脚也变得不十分利索,就决心就断了这个爱好,拾起自己的“本业”木工,在楼梯间下拾掇出一个封闭的小空间,一盏明灯、一副眼镜、一只铅笔。缪老说:这里安静也聚光,时间还有可以做点事。
捕捉灵感,从无到有。这一件件木工品的从无到有,没有前人经验可循迹,从灵感的捕获,再而构思,到图纸设计,最后通过双手丝丝毫毫将其呈现。缪老最近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在木楼鬥艮的设计和制作上,它的灵感来源于《远方的家》大运河篇章中一个画面,只一眼便记下了,镌刻在脑中定要实现它。
构思图
二月的荆塘河村晴空万里,风里裹挟着些许寒意,但阻止不了缪老热火朝天的干劲,他的鬥艮已经架起来了,气派的全手作门楼已初具雏形。缪老念叨着: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她;有日老天将霜下,只见青松不见花,时不时的给自己鼓着劲。
木工工艺,传统而又古老。自鲁班始,中国木工业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以木头为材料,绳墨伸展,刨斧雕琢,凿锯当啷,赠予平凡木料神奇地变化。
走进荆塘河村,走进“小小家博馆”,走近缪老身边,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传统农具的独特风貌,品读手工制船的细致精巧,也一起去感受老手艺人那颗始终如一的匠人初心。
缪氏宗祠位置
来源:微观中庙
加入我们
想要加入协会的企业可拨打协会联系电话,前往协会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