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削玉横陈开翠屏洛南八景之文显翠屏
TUhjnbcbe - 2023/7/19 20:33:00

洛说

在《千里走洛河·蟒岭山中》一文的前言中,作家刘剑锋说道:“洛南县境处于两条浩莽的山系之间,北为秦岭,南为秦岭山系之一的蟒岭,而在中间穿流而过的是洛河。蟒岭西起洛源镇冢岭,向东南绵延公里至高耀镇东南箭杆岭戛然而止。“文显翠屏”是蟒岭山中最有名的洛南八景之一。”荐读剑锋先生文中的第二部分——《文显翠屏》,让我们一睹为快。

三要镇东南为高耀镇。高耀曾称“高耀子”,传五代最后一个朝代后周时,有个叫高耀子的侠士,文武兼备,于群山沟壑中筑起城堡,劫富济贫。后赵匡胤陈桥兵变,灭后周建大宋,宋*浩荡而来,欲剿灭高耀子势力,高耀子观其时事,让其子投降大宋,而自己则自缢身亡,既避免民遭涂炭,又保全其忠于后周之志。自此,此地便称作“高耀子”。

蟒岭在高耀镇铁锁关即箭杆岭处,为这道连绵公里的山脉画上一个句号。作为一条充满灵性的山脉,她是绝不会这么戛然而止的,于是,她捧出了一座洛南名山——文显山。

文显山位于高耀镇东南约10公里处,主脊海拔米。文显山横峙于天表之际,崚嶒而立于蟒岭之末,宛若天地屏障。《范志》载:“该山地处洛南县城东90里的高耀镇,又名云架山、翠屏山,横峙天表,东连豫省,为县东屏障。”其山峦沟壑之表林木披覆,葱茏葳蕤,飞玉流翠,俨然纵横之翠屏。“翠屏”之名远近皆晓。

宋人陈岩肖,官至兵部侍郎,在洛南写有《翠屏峰》:

削玉横陈开翠屏,东西有路总堪叠。

向来同识春山面,犹有苍苍九节藤。

清人陈绶写有《郭敬初别驾留住其家数日,书此留别并寄前途诸友》(又名《翠屏留别》)一诗:

星霜屈指廿余年,旧地重游幸有缘。再度兵荒销浩劫,同盟车笠胜群贤。逢君忝下留余榻,借马权为访戴船。

想是翠屏犹识我,烟岚突峙雨余天。

清人陈尔茀将“文显翠屏”列为“洛南八景”之一。他这样描述:

文显传,翠屏灿,白云齐,青玉案。巍峨一列障鸡头,古松老柏交枝干。旭日朝霞相映鲜,晨星夜月染河汉;悬岩时有麋鹿游,藤萝千条馢断案。颠米落笔画难成,好鸟一声山水青。

如果是雨后,如果你有不错的耐心并且还能够吃点苦在山顶歇息一晚,早早起来,你会看到无边无际的云海,排山倒海地涌动于大山之中,把一座座翠绿的山峦掩映其中,恍若仙境;那云雾和天连在一起,浩渺无际,奔涌架驰,仿佛白浪翻卷的大海。人,站在山巅,深深吸口湿漉漉的云雾,心里头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洗得干干净净;挥挥手,你甚至可以乘着云雾翩然而去……因此,文显山又有一个名字“云架山”。

文显山为豫陕及洛南丹凤分界地带。东南丛山之中为河南省卢氏县的官坡小镇,南去苍茫群山里为丹凤县庾岭、峦庄镇。

清中州进士卫文焕撰碑云:“若文显山,其亦分华岱之余波,而檀诸山之名胜者乎,是山崒。然起于苍莽之中,驰奔云矗上下,盘折数十里群峰。……游客骚人,登其上,手攀日月,足踏云霓,超然世外,别有天地。或行吟于崆洞,或留咏于峭壁,任意盘桓,往往数日不归。”

沿山涧沟谷,于草树间攀缘而上,一道历尽沧桑的残破寨墙横卧山脊。高约5米的寨墙为一道寨门,供人出入。穿过寨门,于荒草中盘旋而上,即为文显山古寨遗迹。环古寨的寨墙有10个垛口(炮眼)和生铁铸的火炮等。寨墙有东、西、北三道门,内建有玉皇殿、祖师殿、禹王宫、龙王庙等完整的建筑群,另外还有几块记录着这座城寨历史的碑刻。山上之建筑起于明代。卫文焕撰碑曰:“第见山麓之上,有前明弘治三年之遗钟焉。”遗钟何在?泯然不晓。《范志》载:“旧志注,上有兰若,明代所建,旁有风洞,云洞,中有清泉。每岁八月初一日,游人如织。嘉庆辛未年重修。”清人所撰之《文显山庙碑记》中这样描述山上之庙宇:“当山之巅,遥望轻烟拂罩,彩云缭绕者,玉皇殿也。由殿右西下而东折,履巉岩披蒙茸石泉涌出者,龙王洞也。由殿左东下而西折,空中有殿,殿上有阁。楼台参差者,祖师洞也。不数武石檐高耸,天然结构者,诸圣洞也。”

可惜,山上建筑大半毁于“文革”,但是,有一副对联留在这里:“山门不锁白云封,古庙无灯明月照。”

临于山巅,四望山峦苍茫,群峰起伏,幽谷深壑,纵驰天际。

山的南侧为悬崖绝壁。一条小径自上而下凿壁而行,小径上甚至有木椽搭建的悬空栈道。道上,绝壁压顶;道下,深渊无底;风从脚下凛凛而过,松涛阵阵,鸟鸣丛林,奇险惊人。

小径旁有山洞,洞内有一泓清幽幽的深潭,潭边建有一小屋。公元年,一个来自河南卢氏官坡镇名贾成宇的道士,登上文显山,再未回过家门,直到年去世。在这33年里,贾道士就住在深潭边的小屋里,听风听雨听山,守着苍凉荒寂的文显山。贾成宇逝去后,又一年轻道士来到文显山,住进了贾成宇住了30多年的小屋。

传商山四皓曾隐居于此。

《魏书·地形志》载:“雍州咸阳郡石安县(今陕西咸阳附近)、洛州上洛郡上洛县(今陕西洛南)均有四皓祠。”清乾隆十一年()洛南知县范启源编《洛南县志·寓贤》载:“四皓者,秦始皇时见秦*虐,共入商洛,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败,汉高祖闻而征之,不至(《高士传》)。后经张良、吕后商议迎请回京,向汉高祖刘邦讽谏不可废去太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继位后四人谢绝封赏,仍回商山。”《范志》载:“四皓初入商山,隐居文显山。”又有“四皓盖先寓于文显山,后徙入商山”之记载。

元人孟文昌《梯霞观碑略》写道:“东望文显之山,四老仙去,遗迹犹在,永怀高风。”

望浩然耸立的文显山,巉岩千仞,翠色灵动,云雾怡然,古寨幽幽,真有一种仙风道骨的韵味。(本文原载于年7月26日《商洛日报》,有删减)

作者简介

刘剑锋,陕西洛南人,作家、诗人,电视编导、记者、主持人。有诗集《窗外的中国》出版。其创办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削玉横陈开翠屏洛南八景之文显翠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