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七公子读书,每天一篇小短文,为您演说一个汉字。
一
首先请大家看图:
甲骨文这是一个甲骨文,是一个会意字。不过画的是什么还是大致能分辨的。它最上面的部分是不是很像以前茅草屋的屋顶?下面的部分是不是很像一个跪坐的人?
再来看看这幅图:
图解“安”字可能有的朋友已经猜出来了。下面我们就依次来看看它的演变过程:
“安”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文、隶书和楷书。这就是“安”字。
房屋里一个女子,就是“安”字。有房有家眷,就可以称之为家,可以安稳居住了。从这个古字的形象来看,它是表示女子在屋内、在家里很安全,体现了家庭对女子的保护。
这个字非常有意思,它虽然产生于多年前,但是却正暗合了咱们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女人,是一个家庭的风向标。
“安”上一个宝盖头,本来就代表房屋、家,屋下一个女子,则代表“安”。也就是说,这家的氛围,跟家里的女人有很大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她们掌控着。
一个家庭里,女人知书达理,则家庭温馨和睦;女人刻薄多事,则家里鸡飞狗跳。
当然,男人脾气不好,家也难安。毕竟时代不同了,讲究男女平等。那蹲在屋子里的小人儿换成男的,也是可以的!
这个古老的汉字,很巧合地揭示了一个道理,想要家庭和睦幸福,就要做到这一点:安。家安则家和。
家庭和睦之秘诀就在这一个“安”字!
二
看完了演变过程,接下来看看“安”字的含义。
“安”的本义是“平安”。例如《诗经·小雅·棠棣》:“丧乱既平,且安且宁。”不过《诗经》里的这句格局更大了,它已经由个人上升到国家了。这里“安”和“宁”相应,表示安稳。比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风雨不动安如山”,取的就是这个意思。
家安,人才安。国安,家才安。有国才有家!
当然,“安”还有另外一个引申义,比如这个句子:“富贵有天命,安贫士之常”,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安贫乐道”。这时候的“安”是适应某种环境的意思。
三
最后,依然来读几首意境相通的诗词:
1、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这是宋人马远的《题踏歌图》。大丰收,人们走在田埂上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这才真的叫安居乐业。生活安定,心情也美丽。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宋朝大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农家腊月丰衣足食,自酿的米酒,肥美的走地鸡和土猪……不说了,要流口水了……
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是唐朝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元宵夜京城解除宵禁,男女老少纷纷走上街头看灯。那些挂起来的各式各样的灯饰,仿佛开在树上的花。明月照人,影逐人动,珊珊可爱。
国泰则民安,这几首诗里虽然没写一个“安”字,但是我们分明看到了老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
参考文献:《图说汉字》《说文解字》
(原创图文,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