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也是最早的建筑能量科学,主要从无形和有形两个层面来研究建筑与环境能量对人的作用(影响),也就是他们说的理气(无形)与形峦(有形)。
在形峦的层面,桥是一种很特殊的存在。我相信,在风水学发展之初,城市远不是现代的城市概念,当然也不存在道路桥梁一说,桥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渡河。当然,那时的人类很可能还没有掌握成熟的造桥技术,渡河更多还是依靠舟楫来完成。
如果用身体做比喻,河流就像血管,通过其流动性来传递能量。中医有句话叫“气御血行”,意思是血是靠气的驾驭来流布的,河流也一样,是高维能量(气)的流布从无形层面的影响,再转化成有形层面的能量(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河流对应的上方空间,其实是有无形能量存在的,就如同火焰对应的热能,我们看不见,但靠近却能感受到其热度,人体依然。这个有形物体外面包裹的能量存在,我们称之为能体。
所以,当一座桥横跨河流之上的时候,理论上说它对河流水体的影响很小。但是,对于河流对应的能体层面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桥梁的存在,直接截断了无形层面能量的流动。
在传统风水学里,对于建筑周边出现桥梁的情况,往往都会有很复杂的判断,就是因为河流的气机受阻,要重新计算和处理。而到了现代,这个情况的处理和判断,要远复杂于古代了。
为什么呢?
因为现代的桥梁,从数量、体量和用途上,和古代都有了相当大的不同。数量上,因为技术的升级,造桥已经不是一件复杂的工程,各种桥梁遍地开花,这是古人无法企及的。体量上,现代桥梁如果同古代相比,都是庞然大物。体量越大,对应的能量场也越大,造成的影响当然也就越大。用途上,除了渡河,更多的城市桥梁是为了疏解交通、便利通行。
在能量层面,如果因为桥的存在,扰乱了河流气机,从而破坏能量场影响到周边建筑。那么在古代这种影响毕竟还是不大,一是桥梁不多,同样与桥为邻的建筑也不多,而现代城市,即便没有河流,也出现了很多大型立交桥,周边的建筑受影响的范围扩大了。第二呢,古时的桥体量不大,能量相对较小,而且因为技术原因,大多为平直的结构。而现代桥梁特别是立交桥,是高耸的架构。桥连着道路,在能量层面按水来论。那么一座高耸的立交桥,就可以按悬河来论,悬河是危像,因为水随时会倾覆。
写了这么多,是不是说在桥边的建筑能量就不好呢?不尽然,事物都是阴阳两面共存的,只能说一般情况是不适合的,但也有可用的例子。
我们谈到能量的不好,是基于河流的水能量可用的前提下,传统风水学上水为财,对于水的用法很有讲究。但是同样,能量是不分好坏的,只看适用不适用。水如果为凶的话,同样会对临水的建筑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这就不是为我们所喜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桥截断它的能量运行,反而是件好事了,所以事物都要辩证地从两方面来看。
当然,明白原理的基础上,如何做选择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桥边的建筑吉凶如何判断,这是术层面的一些操作,涉及到计算,望气、觉察、调节能量场等多方面操作,在此不做赘述。
最后再讲一点细节内容,古代很多桥都是圆拱形的,这固然和提升桥的高度,方便船只通行有关。但另一个层面,也是为了把截断水流能量带来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因为圆形曲线在五行中属水,而直方形属木,所以圆形相对于直方形,更能补水。另外从能量聚散的层面看,圆形更柔和,能让气场软下来不至于很生硬地冲撞。同时,拱桥可以不在水中立桥墩,这些特点都可以降低桥带来的能量断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