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锁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专户销售整体放缓亟待业绩突破4iioj0yo
TUhjnbcbe - 2020/7/3 11:02:00
寻常型白癜风的偏方

专户销售整体放缓:亟待业绩突破


编者按


    基金专户“一对多”业务开闸已近2年,当它渐成基金公司“富人”们的游戏的时候,该业务“取消门槛”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虽然受A股市场弱市震荡、整体业绩欠佳掣肘,基金业界大佬对专户业务的热情明显分化,一如既往的热捧者有之,悄悄“撤退”的也不少。而对于许多目前仍不具备专户资格的公司而言,“招兵买马,扩充*力”已有时日,只等业务“全线开闸”的一声令下。


    2011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低迷令基金公司专户产品的发售遭遇了巨大的困难。除了极少数公司由于前期有业绩优秀的专户产品而尚能吸引部分客户外,多数专户的首发规模都不理想,甚至个别专户产品未能顺利成立。


    专户销售增长放缓


    与公募基金相比,专户销售节奏明显放缓。据《第一财经》了解,广州某基金公司计划2011年全年发行15只专户产品,但到目前为止,公司只发行了三四只。而即便如此,相比其他基金公司,该基金公司在专户新发数量上已经算是领先了。


    一些大型基金公司的专户业务发展也比市场预想的更为低迷。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自专户业务开闸到现在,拥有的专户数量也只有十只左右,成绩非常普通。更有一家中型合资基金公司,上半年一只专户产品都没有发,可能下半年才会有所动作。


    某基金公司专户投资经理向透露,基金公司放缓专户发行速度,主要原因是业绩不佳导致销售困难。过去两年来,除个别公司外,专户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赚钱效应,也就很难吸引新资金。此外,这块业务对公司利润而言也见效太慢,在公募基金审批发行速度大大加快的情况下,基金公司也有些顾此失彼,业务重心都放在了公募基金上。


    另外,还有一些原因导致基金公司不敢发。由于现在银行销售的信托私募也比较多,专户产品的发行也要等待银行协调发行档期,而市场环境又随时变化,一旦市场整体下跌,专户的发行就会更加困难,甚至可能面临发行失败。


    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经理表示:“五千万元的规模看似不多,募满也还是比较困难。目前业内发行不成功的专户产品理应已经超过十只。而一旦遇到这种发行失败的情况,基金公司和银行都必须向监管层递交材料说明情况,基金公司的产品报批也可能会因此被暂停至少三个月。前期就有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一只专户发行不成功,银行和基金公司双方因此闹得很不愉快。在多重压力下,基金公司就不太敢贸然发行专户产品了。”


    银行的态度也非常谨慎。有业内人士对表示,某银行对还未发行的专户产品再三提出要求,基金公司必须想办法兜底,绝对不能发行失败。


    基金公司:业绩重于规模


    不过,也有一些公司发行情况不算太差,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募集完毕的,都是靠很好的业绩示范。


    南方基金公司今年在招商银行(600036)推出一只由公司投资总监邱国鹭管理的专户一对多,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被抢购一空。


    邱国鹭对表示,开始并没有想到发行会如此顺利。因为该产品合同要求全部资金将被锁定三年,但在这样严的条款下,没几天时间,200个客户的上限就已经募满。据了解,邱国鹭在光大银行(601818)管理的两只专户一对多,都是业绩靠前的。


    此外,融通基金首只专户由公司总助、专户投资总监陈晓生“操刀”。这只产品也只销售了十天时间,就接近募集规模上限。


    事实上,渠道压力只是基金公司放缓销售节奏的原因之一,在这项业务开展两年时间以后,基金公司对其所能带来的利润和所耗费的成本也考虑得更为周全。


    人才不足仍是掣肘。“现在产品发得太多,投资经理已经明显不够用了。我一个人就要管理十个账户。”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专户投资经理坦言。


    邱国鹭也认为,专户的发行不应该只讲求规模,更应该注重业绩表现。他表示:“我的理念是发少、发好。产品发得少,就是一个稀缺资源,要价可以更高;如果业绩做好,规模壮大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户销售整体放缓亟待业绩突破4iioj0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