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RockClimbing)被称为“峭壁上的芭蕾”,具有动静结合、柔中带刚的特性。是极限运动的一种,运动员在天然岩壁或人工岩壁上进行的向上攀爬,并在各种高度及不同角度的岩壁上,连续完成转身、引体向上、腾挪甚至跳跃等惊险动作,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身。
现代攀岩运动兴起于苏联,它最初是军队中的一个军事训练项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战争的需要,逐渐有了攀岩运动的雏形。
攀岩运动发展史
18世纪,攀岩技术在欧洲兴起。
20世纪中叶,攀岩真正成为一项独立的运动项目,以自然岩壁为主。
年,苏联成立攀岩委员会。
年,苏联举办首届攀岩锦标赛,是世界上第一次攀岩比赛。
年,苏联举办了首届国际攀岩比赛。
年,法国人弗兰西斯·沙威格尼发明人工岩壁后,攀岩运动才完成其萌芽到发展的过程。
年,中国登山协会派遣登山运动员到日本学习,这被视为攀岩运动引入中国的标志。
年,首届世界杯攀岩赛分阶段在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保加利亚和苏联举行。
年10月,北京怀柔大水裕水库自然岩壁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攀岩比赛。
年,德国举办了首届世界攀岩锦标赛。
年,攀岩正式成为世界杯赛项目。
年,国际攀岩联合会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
年,国际奥委会确认攀岩成为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年12月7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召开会议,同意年巴黎奥运会增设攀岩项目。
攀岩是世界十大最危险运动榜榜首
世界十大知名攀岩地
委内瑞拉天使瀑布攀岩区
巴基斯坦“无名塔”峰群
法国韦尔东大峡谷
加拿大鬼怪峰
瑞士马特宏峰
越南下龙湾
泰国甲米
美国“船长峰”
智利百内塔主峰
南美洲罗赖马山
岩壁规格
攀岩比赛在装有人工支点的岩石场举行,岩壁高度不少于12米,比赛路线的设计长度不少于15米,路线宽度不少于3米(不包括标志线)。路线上不能留有多余的设备(如铁锁、快挂、螺栓等)。
项目种类
按场地类型分类
1、自然岩壁
在自然形成的岩壁上攀登,一般攀登线路需要前期清理、开发和清理。
主要优点:能充分融入自然,能不断发现新线路,有机会攀登多段线路,更具挑战性等。
主要缺点:危险性较大,受气候影响较大,一般远离市区等。
2、人工岩壁
在人工设计建造的岩壁上攀登,主要包括室内攀岩馆和室外攀岩场。
主要优点:安全性高,受气候影响小,交通便利,更具观赏性等。
主要缺点:岩壁造型相对固定,攀登线路创新有限,室内空气往往较差等。
按攀登方式分类
1、自由攀登
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力量而完全靠攀登者自身力量进行的攀登。这种形式在中国占主导地位,较符合体育运动的涵义,主要考验攀登者在难度、速度和攀石等方面的综合攀爬能力。
自由攀登又可分为运动攀登和传统攀登。
运动攀登:在已经设置好安全保护点(站)的线路上攀登。这种攀登非常安全、易于开展,主要用于竞技比赛、运动员训练和初学者体验等。
传统攀登:在预先没有设置任何人为保护措施的线路上攀登。一切保护措施需要领攀者在攀登过程中根据线路特点,凭借其已经积累的经验,选用合适的装备来临时设置,跟攀者又会收取所有这些设置在线路上的保护装备,从而整个攀登过程原则上不会留下任何装备,不会破坏任何岩壁表面。危险性较大,需要攀登者具备丰富的器械使用和攀登经验。
2、器械攀登
可以借助器械作为攀登工具的攀登。主要用于大岩壁攀登和自然岩壁线路开发过程,需要攀登者具备更加丰富的器械使用和攀登经验。
按保护方式分类
1、顶绳攀登
即保护点设在线路顶部的攀登。与其对应的是上方保护方式。要求保护点非常安全,攀登者一直处于保护点下方,整个攀登过程不会发生冲坠,相对非常安全。一般适用于攀登线路角度小于°的情形。
2、先锋攀登
保护点已经用膨胀钉和挂片器材预先设置在攀登线路沿线,攀登者在攀登过程中依次将保护绳扣这些保护点(含快挂)上的攀登。与其对应的是下方保护方式。攀登者可能会发生冲坠,相对顶绳攀登较为危险。一般适用于大仰角(大于90°)线路的攀登。
3、自动保护器攀登
攀岩自动保护系统,专为攀岩行业设计。自调节磁性制动系统,通过ISO标准测试认证,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磁性非接触式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部件损耗;可根据攀登者的体重自动调节阻力大小,下降平稳;下降警示音可提醒攀登者及周围人群;模块化设计,扁带传送结构,比钢缆传送结构更加安全,减少摩擦,便于更换。减少人为操作保护的不确定安全因素,一般适用于无大仰角(大于90°)及不规则线路的攀登。
4、其他有保护措施的攀登:海绵垫、充气垫、强力安全网甚至水池等安全保护措施也随之用于攀岩保护,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按比赛项目分类
国际上主要的攀岩比赛项目是速度攀岩、难度攀岩和攀石。
1、速度攀岩
采用顶绳攀登,上方保护,以追求完攀线路的速度为主要目标的攀登。以完攀线路的时间为成绩的比赛。速度越快,成绩越好。
2、难度攀岩
采用先锋攀登,下方保护,以完攀具有一定难度的线路为主要目标的攀登。在相同的关门时间内以攀登高度为成绩的比赛,高度越高,成绩越好。
3、攀石
也称作“抱石”,指在没有绳索保护的状态下攀登一般不超过5米高的岩壁的攀岩运动。一般采用海绵垫或充气垫作保护。由于没有绳索的影响,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攀登者的极限攀登能力。运动员们依次攀登系列由定线员在赛前专门设定的短而难线路以完攀这些线路的数量为主要成绩判定依据的比赛。完攀线路的数量越多,成绩越好。
代表人物
亚历克斯·霍诺尔德
美国徒手攀岩者,曾无保护地攀上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中英尺(约米)高的垂直岩壁“半圆顶”的西北面,成为全球首位徒手快速登顶酋长岩第一人。
年,亚历克斯以无保护攀登的方式攻克了月华拱壁和半圆顶。年,他用时18小时50分钟连续挑战国家公园里最大的三块岩壁,沃特金斯山、酋长石、半圆顶。亚历克斯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已知徒手爬上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三座最著名高峰的人。
安努克·朱伯特
法国攀岩运动员。曾摘得国际攀联年度女子速度总冠军。
钟齐鑫
中国攀岩运动员。年,钟齐鑫获得速度攀岩世界杯的年终总冠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速度攀岩大满贯得主。
杭州亚运会攀岩场馆
杭州亚运会攀岩场馆在羊山攀岩中心,位于柯桥区齐贤街道,毗邻羊山石佛风景区,规划用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比一个标准的足球场还要再大三分之一。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场馆由比赛场地、热身场地、室内馆及相关配套设施组成,设计座位个,其中固定座位个,临时座位个。
羊山攀岩中心连接城市风光,背靠奇山异石,由废弃矿山开发而来、承担杭州年第19届亚运会攀岩项目比赛。
杭州亚运会期间,这里将产生竞技攀岩、竞速攀岩和抱石攀岩3个单项比赛共计6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