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和稻米能混在一起?在年,我国一位著名的农林专家钟章美,在他的指导下,培育出了一种两米多高,一亩可产一千多斤的新品种“竹稻”。
而且,竹稻米不仅产量高,味道香,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也都很高。
那么,钟章美最初是怎么想到,将两种作物,稻米和竹子杂交为一种?“竹稻”有哪些优势?为什么我们从未在市场上见过它?
竹子和稻米怎么可能结合?
其实,这种竹子的生长周期,与稻米非常相似,开花后,就会形成一种与稻米非常相似的结实。
这种现象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只有钟章美这位细心的老先生发现了,于是就萌生了用稻米和竹子杂交的想法。
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他发现竹子的根部非常粗壮,而且深深地扎根在土壤中,很难被风吹雨打。
而且竹子的恢复力也很强,在竹子中属于顶尖水平,还能抗寒、抗旱、抗虫。
可以说,这就是所谓的“完美特性”了,如果这种优良的基因能用在稻米上面,那就真是非常理想了。
一开始钟章美也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有可能,于是就找了几个专家帮忙。
在得到时任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金善宝、以及负责水稻育种的陈善葆等众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后,钟章美就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竹稻种的研制中。
虽然竹子和稻米看起来截然不同,但实际上它们却是“亲戚”啊!
它们都属于禾本科植物,都含有12对染色体。具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是保证竹、稻杂交成功的最基本条件。
因此,钟章美就将水稻种在青皮竹附近,期望它们可以通过自然传粉来结实。
在最初的试验中,钟章美得到了三粒原始竹子的种子,这让他很有信心。有了这三粒种子,他就有了充分的把握。可以说,这条路绝对可行。
他种下了三粒种子,但最后只有一粒发芽了,并且是竹子和水稻的杂交。
每株竹稻都有两米五高,在两年内会结出十四个穗子。每个穗子上都有九十六粒籽粒,总共可以结出一千三百六十四粒籽粒。
所以,他一直在用竹稻和水稻进行复交和回交,保证了竹稻的遗传成分,同时也在一代一代地挑选出更优良的竹稻新品种。
就这样,钟章美在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从七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
即使是现在他都已经退休了,没有了科研经费的支持,钟老师也没有半点要放弃的意思。
最终,在梅州市科学技术部门的批准下,钟章美的竹稻品种获得了推广许可。竹稻品种正式走向了市场。
“竹稻”的优势是什么?
与一般的杂交稻相比,竹稻米要“糙”得多。
这并不是说竹稻米的味道不好,只是相对于那些“娇气”的普通大米来说,竹稻米的生长条件并不苛刻,也不复杂。
为了保证杂交稻的优良品质,它们的大部分品种,都只注重产量和口感。至于抗风、抗虫等抗逆的基因,则是偶尔会有。这也是为什么杂交稻在抗逆能力上,并不强。这也是为什么杂交稻会比较“娇气”的原因。
但是,与杂交稻不同的是,竹稻米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糙”。
众所周知,竹子是一种韧性极强的植物,具有“任凭东南西北风”的耐风性,又具有“咬住青山不放松”的根茎。因此,在海边种植的时候,不怕被台风吹走。而且它们对病虫害有很强的抵抗力,有时候还能节省农药。
不仅如此,它还富含钙、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还有百分之十以上的植物蛋白质呢!
而且,竹稻米的味道也很好,不仅比一般的粗粮更有嚼劲,而且带着一股淡淡的竹香,不易变质。
而且,这种竹子的产量也很高,并且每株都是双穗。这让它的产量远超普通的杂交稻。
其他杂交稻很难做到一亩地破千斤,但竹稻却能达到一亩地一千一百四十斤!
为什么从来没有在市面上看到过?
如此多的优势,按理说,竹稻米早就应该被大量种植,成为寻常百姓家常饭。可为什么我们在市场上,从来没有见过竹稻米?
这也是无奈之举。竹稻米的价值很高,一公斤二十块钱,比普通大米要高出数倍。一般人根本买不起竹稻米。
这也是为什么竹稻米通常被视为高档大米,用来馈赠亲友的原因,很少会出现在市场上。
不仅如此,还有用竹稻米酿造的米酒。
这种竹稻米酒的品质很好,带着一股独特的竹香,是一种很好的佳酿。
我们对竹稻米并不熟悉,但是竹稻米却很有名。
如今,大家也都在加紧对竹稻米进行各种研发,争取早日降低价格,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它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