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重庆涪陵区马鞍街道某小区的火灾7天了,今天是“头七”,谨以此文纪念。
愿天堂里没有火灾头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丧葬习俗,习惯上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必须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不著也应该要躲入被窝;如果让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
去年12月30日早晨6时,重庆市涪陵区马鞍街道踏水桥小区一居民楼发生火灾,造成12-1室6人死亡。本来“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却丧身火海,酿成人间悲剧。死者中最长者八十多岁,最年幼的才6岁。
悲矣!就在此案发生一周前,年12月22日凌晨2时左右,广东中山古镇江南海岸花园B1栋复式住宅发生火灾,造成6人死亡,堪称“灭亡”。年龄最大77岁、最小13岁。
令人唏嘘的广东中山“六口丧命”两者事故原因尚未完全调查清楚,哪怕就是清楚了,也无法唤回在火灾中逝出的生命。
我不想讨论太多的事故原因,但从火灾报道中却发现有一个细节,天天在各大城市上演:铁门、铁锁、防盗窗。
◎家家装的都是铁门。
城市的发展,防盗铁门家家是“标配”,一摸凉凉的,不透风、不透气。就连乡下,传统木门也销声匿迹了,好像家里不装个防盗门就缺少档次。
以前,乡下人用的都是木门,但这些年很少有人用了。木门既不防火,又不防盗,当然被淘汰。
涪陵丧命的其中五人,美好成为过去时铁门的普及也使城镇居民逐渐冷漠起来,踏进门就“晃当”一下关了门,邻居几十年都不知姓啥名啥,把千百年来“串门”的习俗关掉了。
此次火灾中有人撬过门,但遗憾只是一个小洞,被烟呛上几口也就罢休了。
要是撬开了门,或许获救了。
◎说说指纹锁。
两起事故都提到指纹锁,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是扑火,往往这是大忌。其实,第一件事就是把门打开,准备逃生,再行灭火,况且火已经不可控了,活着才是最关键。
指纹锁的确比机械锁便捷,但在火灾逃生是否真的失灵?有待认证。
因为指纹锁均有电池的,遇上高温,电池烧坏,电子元件失灵,甚至变形,往往在危险中成了“夺命锁”。
不要以为高科技的都是好的。
前年,衡阳市某楼道失盗几户的,都是防盗锁,偏偏有一户装的是最普通的扦销,小偷竟无法打开门,这让高科技产品黯然失色的。(晚上入室偷盗的)
要是我们的锁厂在安全性能上更先进或简单一些,火灾发生时也能保命,偏偏不上不下给“卡”住了。
◎家家户户封闭式防盗窗。
防盗窗在中小城市几乎是普通的,究竟防不防盗,也不过是些薄薄的不锈钢管。要是小偷拿个钳子是轻而易举的。
当然防盗窗有几大优越性:防坠物、防坠楼、防小盗。
家家户户防盗窗,堪忧。但也有几大弊端:影响室内采光、破坏外墙安全性、影响市容市貌、影响逃生救援。
而重庆这户人家,走道厕所上装的也是防盗窗,外立面都是,让人无法逃生。
其实,就安全性能来讲,最多只能装隐形钢丝网格,这在危险时刻或剪或撞都能有缺口,而不锈钢管很难破除的(非专业工具)。
有些装防盗窗的也留有逃生门,但又上着锁,人在危难时很难找到钥匙的。
很可怜的,我们很多住房就是把自己一家人囚在屋里,在火灾发生时,第一时间忙于救火,呛上几口烟,人就乱了,再找门门又打不开,冲向阳台又是防盗窗,求救又错过最佳时间,就这样折腾几下上了天堂。
小结:本来这个话题多说几句,无奈今天好忙的,匆匆完稿,不足之处请谅解。
同时,作为活着的人,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