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1.杂桂还如月,依柳更疑星。
——陈叔宝《宴光璧殿遥咏山灯》
2.元宵三五,银蟾光满。
——柳永《倾杯乐·禁漏花深》
3.今夕重门启,游春得夜芳。
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沈佺期《夜游》
4.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
——张说《杂曲歌辞·踏歌词》
5.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像春风吹开了千树银花,又像满天繁星雨点般落下。宝马拉着的彩车奇香四溢,都是来观灯的富贵人家。悠扬的箫声四处回荡,皎洁的明月渐渐西斜,鱼龙彩灯欢快飞舞,通宵达旦不觉困乏。)
6.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之夜,到处灯火灿烂。城门打开铁锁,红光辉映石桥。马蹄踏过处,尘土飞扬。歌女花枝招展。边走边唱《梅花落》。禁卫军特许通宵欢庆,计时器不要紧催天亮。)
7。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去。)
8.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王磐《古蟾宫·元宵》
9.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0.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五更的钟声响起,笙歌已散尽,月色皎皎而灯火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