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火树银花这么美的成语,你可知道它的出
TUhjnbcbe - 2024/12/26 15:56:00
白癜风研讨会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781269.html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那你可曾想过这个成语出自哪里呢?应该很多人都没有留意过吧。今天随编者一起,寻找一下成语“火树银花”的出处吧。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苏味道神龙元年写的一首咏神都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盛况的古诗。武则天时,正月十五夜京城大放花灯,观灯者人山人海。文士数百人赋诗纪事,当时许多诗人作的诗都已被人淡忘,唯有本篇传诵不绝。这首诗所描写热闹欢愉的景象正是盛唐空前繁荣的写照。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火树,即许多悬灯的树。银花,即所放烟花。合,形容灯火连成一片。星桥,秦人李冰开蜀江,置七桥,上应七星,每桥一铁锁。铁锁开,喻指京城驰禁,特许夜行。意思是:上元之夜,树上的灯火之光和燃放的烟花之光连成一片,京城驰禁,特许夜行。首联总概括京城警备解除,人们可以尽情欢乐的情景。可见当时社会安定,治安极好。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暗尘,即夜间走马暗中所带起的尘土。意思是说,飞腾的尘土随着马儿远去而渐渐消失,明朗的月光随着人儿来到。也就是说上元节这一天十分热闹,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随”“逐”是拟人的手法,更具有情趣。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伎,歌伎;秾李,出自诗经《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秾,极言打扮艳丽,如桃似李;落梅,即《梅花落》,乐府横吹曲名。意思是:四处游玩的歌伎都浓妆艳抹,装饰华丽,行人哼着歌儿都是落梅一类的曲子。这是进一步描写人民狂欢的细节,无拘无束。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金吾,禁军军官名;玉,形容器具精美;漏,古代计时器。这两句意思是:在这个金吾都不加以约束的夜晚,时间又何必催人回去呢。也就是说时间无情,良宵已逝,诗人对这欢快的夜晚充满留恋。

全诗先写灿烂辉煌的灯火之景,并点名金吾不禁夜的社会大环境;在这一片繁华中,诗人以清丽的笔触描绘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景象,连尘土和月亮都仿佛欣欣然参加了这宴会;随着诗人笔触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又从中看到浓妆艳抹的歌伎,欢乐高歌的行人;最后诗人又能在繁华之外,感叹时间流逝。确实是大开大阖,高屋建瓴,大家手笔。诗中所表现的那股从容不迫,疏落有致的雍容气度正是盛唐气象的体现,因而颇为后人追慕向往。

《姜斋诗话》中这样评价苏味道的这首诗:“火树银花合”,浑然一气。《唐诗成法》中也说到:此诗人传诵已久,他作莫及者。元夜情景,包括已尽,笔致流动。天下游人,今古同情,结句遂成绝调。”由此可见,苏味道的这首诗成就之大。

作者简介

苏味道,唐代诗人,赵州栾城人。九岁即能成诗,二十岁中进士,后任成阳尉。深得吏部侍郎裴行俭器重,两次以书记之职随其征讨突厥。武则天证圣元年,出为集州刺史,不久官拜天官侍郎,圣历初年官至宰相,颇得武后信任,共三次出任此职,前后居相位数载。神龙时,坐张易之党贬眉州刺史,还为益州长史卒。集十五卷。

1
查看完整版本: 火树银花这么美的成语,你可知道它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