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元宵诗词佳作汇
TUhjnbcbe - 2024/12/30 12:53:00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一片温情

元宵节的起源其实很古老,源于远古人类在过节时以火把驱邪。这个节要祭祀天神,由于是夜里进行,自然要打着火把,后来就逐渐演变为元宵节了。

元宵节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习俗有出门赏月、燃放烟花、猜灯谜、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还增加了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在举国上下都在全力抗击疫情的时刻,今年的元宵节,格外显得如此不同。

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庆祝元宵节呢?

热闹非凡

观灯乐行唐代: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元夜即席唐代:韩偓

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

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

上元夜六首·其一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正月十五夜灯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放烟火

正月十五夜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蝶恋花·密州上元宋代: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宋代: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温暖的祝福

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踏莎行·元夕宋代:毛滂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元夕宋代:赵师睪

古来灯火盛维扬,今岁元宵乐未央。

只欠明皇拥仙仗,彩云高处舞霓裳。

元宵雪宋代:胡仲弓

灯火楼台白玉铺,这般禅瑞不如无。

谁能断取维摩手,画出元宵踏雪图。

灯如昼

借邻家瑞香宋代:钱时

光风霁月瑞香盘,岁岁元宵锦作团。

春到山家今几许,不妨邻舍借花看

减字木兰花宋代:张孝祥

春如有意。未接年华春已至。春事还新。多得年时五日春。

春郊变绿。只向腊前春已足。屈指元宵。正是新春二十朝。

柳梢青宋代:韩淲

雨洗元宵。楼台烟锁,隐隐笙箫。且插梅花,自烧银烛,沈水香飘。

软红尘里星桥。想霁色、皇都绛霄。屏掩潇湘,醉和衣倒,春梦迢迢。

鹧鸪天宋代:郭应祥

动地欢声遍十龙。元宵真赏与民同。春归莲焰参差里,人在蓬壶快乐中。

乘皓月,逐和风。凉舆归去莫匆匆。班春休道无千炬,也有星球数点红。

共庆佳节

二月二日即事宋代:方岳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汪给事守鄂渚元宵代江夏宰吴熙仲献灯宋代:戴复古

鄂州新得主人翁,今岁元宵便不同。

灯火夜深回昼日,管弦声动起春风。

辽天月借三秋白,陆地莲开十丈红。

妙手信能移造化,速宜归去补苍穹。

满庭芳宋代:赵佶

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

十万钩陈灿锦,钧台外、罗绮缤纷。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

灵鳌,擎采岫,冰轮远驾,初上祥云。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

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从兹庆,都俞庚载,千岁乐昌辰。

忆秦娥宋代:朱淑真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福气到家

失调名宋代:无名氏

帝里元宵风光好,胜仙岛蓬莱。玉动飞尘,车喝绣毂,月照楼台。

三官此夕欢谐。金莲万盏,撒向天街。讶鼓通宵,花灯竟起,五夜齐开。

南歌子元代:元好问

人日过三日,元宵便五宵。共言今日好生朝。皓月光辉,香动玉梅梢。

谢女工飞絮,周郎待小乔。年年灯下醉金蕉。鬓影苍球,金缕细鹅毛。

汴京元夕明代: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宫词(一百三首)明代:朱有燉

灯月交光照绮罗,元宵无处不笙歌。

太平官里时行乐,辇路香风散玉珂。

福满天地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明代:杨慎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金菊对芙蓉·上元清代:纳兰性德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正上林雪霁,鸳甃晶莹。

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追念往事难凭。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

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笔者整理了中华古诗词中,有关元宵节的优秀作品,和大家一起,回味那种“灯月如昼、暖风如水、香车酌酒、火树照人”的胜景;也希望借此良机,与各位共度佳节、冲减由于疫情带来的沉郁之气。

在此文中,如有值得商讨的地方,敬请各位

1
查看完整版本: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元宵诗词佳作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