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年年岁岁闹花灯,岁岁年年点灯人
TUhjnbcbe - 2025/1/3 17:14:00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对元宵花灯不吝咏赞,年年岁岁闹花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不仅是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还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

闹花灯是元宵节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始于西汉,兴于隋唐。正月十五到来之前,人们就开始张灯结彩,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从盛唐时期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到宋朝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再到近现代老舍先生言“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冰心老人也回忆曾“拥有三盏灯,觉得自己神气得很”。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对元宵花灯不吝咏赞,年年岁岁闹花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不仅是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还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而在欢度元宵之时,不能忘却的是那些守护人们平安完成习俗仪式,岁岁年年默默奉献的“点灯人”。

儿时手提“兔儿灯,与小伙伴们人执一盏,穿闹于小巷弄堂,忽而驻足仰望街边的“三英战吕布”等走马灯,忽而艳羡别人手中眼睛会动的金鱼灯”,满眼五颜六色,流光溢彩,人们敲锣打鼓,徜徉于喜庆与祥和中。那些亮在手中的,点缀在房檐上的,抑或排展在马路边的,形形色色、姿态万千的灯,点灯的人可能是父亲,可能是母亲,也可能是某单位里的叔叔。小时候只顾着玩得开心,不曾注意到街头巷尾都会有的一盏灯,闪烁着红蓝交叠的光芒,在明月高悬,花灯璀璨的闹市,我不担心被踩撞,父母也不担心我走失,那盏红蓝交叠的灯旁,有戴着大檐帽的叔叔、阿姨在驻守,人流虽接踵而有序,火龙虽蜿蜒而流畅。

多年之后,我穿上了警服。又逢元宵闹花灯,儿子拎着电子彩灯,随妈妈观赏花灯。我和儿时眼中那些叔叔、阿姨们一样,驻足在繁华的街头,点亮身旁那盏车灯,红蓝交叠的光芒,闪烁在店铺的牌匾上,闪烁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闪烁在孩子们的笑脸上……古时节日到来之际,有“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之情景,盛唐灯节不宵禁,如今夜夜不宵禁。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有无数闪烁红蓝光芒的车灯,有无数守卫老百姓的“金吾卫”,每一名“金吾卫”,都是点亮平安的“点灯人”。

灯,传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传承着万家百姓平安的希望。我和我的战友们,愿作万万千千、默默守护城市的“点灯人”,点亮千家万户的平安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年年岁岁闹花灯,岁岁年年“点灯人”。(权雪彬)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年岁岁闹花灯,岁岁年年点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