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苏东坡的祖先苏味道与火树银花的来历
TUhjnbcbe - 2025/1/4 20:43:00

苏东坡的祖先苏味道与“火树银花”的来历

吴斌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祖籍河北栾城,其十一世祖苏味道(—),为唐高宗乾封年间(左右)进士,是唐武则天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宰相)。苏味道描写武则天时期,东都洛阳元宵节盛况的诗歌《正月十五夜》,历来为人们所称赞与传诵。其诗为: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意思就是说:到处都是扎成树状的灯笼与烟火,绚丽而璀璨。平时因宵禁而在夜晚都锁着的,连接皇城与外城的星津桥,在元宵节时,也开着铁锁,而通行无阻。灯光掩映下的石桥,随着车马而扬起的微尘,又随着车马的离开而散去。明媚的月亮却追逐着游人,送来了柔和的银光。歌舞、杂技等的演员们,浓妆艳抹、灿若桃李。边走边唱的全是好听的《梅花落》等明快的曲调。京城的禁卫军“金吾卫”,特许今夜通宵欢庆。如此的良辰美景,作为计时器的“玉漏”,就别急着催促天明了。

这是苏味道在一次正月十五夜的诗歌比赛中的夺魁之作,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好评。诗的首句,即是成语“火树银花”的出处。如此优秀的祖先,苏轼自然引以为豪。由于河北栾城在秦汉时为赵郡之地,故此,苏东坡在许多的作品中,都署上了“赵郡苏轼”之名。

苏味道在晚年,由于政治斗争而被贬为四川眉州长史(类似于现在的市政府秘书长),并于任内去世。其四个儿子中,有三个出仕当官而辗转各地。只有老二苏份与他们不同,就留在了眉州(现在的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娶妻生子,这就是眉州苏氏之祖。苏份的第九代孙中,出了个苏洵。苏洵的二儿子就是苏轼,三儿子就是苏辙。他们就是北宋鼎鼎大名的“三苏”。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东坡的祖先苏味道与火树银花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