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人生何味2019江苏高考下水作文
TUhjnbcbe - 2025/1/20 17:40:00
白癜风治疗医院的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人生何味

苏轼在唐朝的先人叫苏味道,我以为其文采确实没有辜负其名“味道”,名作《正月十五夜》共赏如下: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其诗咏物水平极高,堆叠而不繁琐,绮丽而不艳俗,可从味觉嗅觉角度看,似乎不能咂摸出什么味道出来。但随着文字我们展开一幅画面:明灯错落,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边走边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急,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在光影声色之间,你分明嗅到到宵禁暂时解除的深重呼吸之气,烟火缭绕的市井之气,怦然心动的脂粉之气……我们会按照自己的认知给这一段人生体验加上味道。辛弃疾也有一首天下闻名的大作《青玉案﹒元夕》,同样描写正月十五夜,共赏如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被王国维列为人生三境界中之最高境界。此诗同样咏物极盛,若问味道,似乎也咂摸不出来,但徜徉在其诗境之中,同样能嗅到的是一种解禁之后的自由呼吸之气味,寻得幸福的宽慰之气,人间繁华的烟火之气……这种人生体味往往杂陈交替,欲说还休。

两首诗,两个时代,两个人,两种人生况味,但是在一点上是统一的,历经世事变幻,所以虽相隔几百年,但我仍能闻到一些类似的气息,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焦灼和期待,尽管也许只是猜测。

总之,当你开始谈论人生味道的时候,定然已经觉得自己历经世事,酸甜苦辣咸是隐藏在你淡然面庞背后的琐屑滋味。于是苏轼说“人间有味是清欢”,但对芸芸俗世而言,清欢之味格调未免太高,喝水只是维持生命,放盐才能使味蕾绽放,辣椒、糖、醋……更让你释放人生热量。

人生何味?这本是一个人生垂暮的话题。正如植根于古老农耕文明的中华饮食,不到把菜最后端上桌,你永远不知道菜是什么滋味,所以,色、香、味三个标准中,味是放在最后的,是不可言说的,是自己琢磨的。

若问人生的意义,人生本来毫无意义。就像你问一棵树的意义,从小小树苗到参天大树,从繁茂到凋敝,它本身只是顺应自然生长的规律而已。可是,人们觉得它能给家园带来祥和,在夏日提供阴凉,给水土带来稳固,于是它便有了意义,槐树、柳树、桃树、梨树……,还因谐音而有了文化内涵。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一开始就是清淡如水,维持你作为生命的个体即可,人生岂不无趣?

然而,人生终究是不可预见的,不是你选择去品尝什么样的滋味,而是你要准备好去迎接每一种滋味来侵袭你的心田。

人生何味?人生无味,人生亦百味。不管你是喜欢“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卓绝,还是“人间至味是清欢”的豁达,包容自己的未知和惊讶,也包容别人的你所不能体味的酸甜苦辣咸。

→→→→→→

在江苏行将并入全国高考卷大流的最后时间,今年和明年的作文题无疑将成为绝唱,果然,江苏不负众望,继承前志,孤高一唱,在题目品格上绝尘全国。

其实这是一个老人题目。品评人生百味或者百态人情实在是让十几岁的青春少年为难,我猜测要么假装老成持重,要么在历史钩沉中寻找关联点,如能够在日常琐碎中找到与文题契合的材料,然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便是很好了。

物,事,人,提供了三个层面。显然,要想在深度上有所作为,必定是写人,如果你选择物和事,在主题上很难超越。

可能会有一些比较机巧的作文,精于三段法。以时间为轴,勾勒人生不同阶段的人生体味,最后作结,勾连文题。或者以空间为轴,以自己或抓取一些历史人物的人生境遇为材料开展论述,最后总结,勾连文题。我个人是不大喜欢这种写法的,因为它其实是在隐藏真性情,或者没有真性情。如果写记叙文,也就是小说,难度极大。在短时间内构建这样一个深刻主题是需要很深的积淀的。大部分学生可能选择稳妥的事例加评述的行文方式,那就看文采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何味2019江苏高考下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