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阵阵夏风,日前,记者来到昌明镇铁锁岩村,发现在绿水青山之间藏着一个养殖业。在贵定县泽华种养殖有限公司的养牛基地,放眼望去,这里青山环绕,风景独好。
临近养牛场,一阵阵牛鸣声回荡在大山深处,犹如一曲曲和谐美丽的音乐华章。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年7月,罗天玉选择在这里发展起了黄牛养殖业。
据介绍,该基地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养殖黄牛74头,预计12月份即可出栏,目前所养殖的肉牛销售供不应求,主要销往贵定、麻江等周边地区。
为带领周边群众发展种养殖业,该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涉及贫困户60户,每户每年可参与分红分到元。
“牛是年前采购的,当时是斤左右,现在基本上都是斤至斤,牛长势非常好。”贵定县昌明镇铁锁岩村村委会副主任、养牛基地大户罗天玉说。
罗天玉介绍,牛场每天有两人上班,负责放养和打扫卫生。“肉牛喂养10个月后就可以出售了,基本到斤/头。”罗天玉还打算重新扩建,争取喂到头肉牛,同时带动村里想养牛的村民一起发展。
铁锁岩村村民郑朝芳主要在养牛场内打草喂牛、喂饲料、喂水,打扫卫生、清理牛粪。“我年前就来养牛场工作了,一个月有0元的工资,还不错咧。”
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目前,该养牛场正进行基地改造升级,并对周边群众有养牛意向的进行一对一的现场培训,真真正正让群众发展起自家的小产业。
据了解,铁锁岩村除了养牛基地外,大户们将强强联手,陆续发展养猪、养兔等产业,让千年铁锁打开,让大山产品走出大山,惠及群众。
通讯员肖涵俱杰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虞思滔
编辑梁晓琳
编审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