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是被一阵阵的鞭炮声吵醒的。恍惚了一阵,才惊觉:今天是元宵节啊!
今年的春节格外荒凉,连鞭炮声都是稀稀疏疏的。可是今天早上,那种过节的感觉忽然无比清晰,令人欣喜。
记得小时候原是格外盼望过节的,可是长大以后,对许多事似乎都失去了兴趣,对过节时那些繁琐的习俗也渐渐变得不以为意。
可是今天早上,在那种长久的失而复得的心情里,我仿佛有些明白了节日的意义:为什么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一定要燃灯放焰,要去出门赏月,要去猜灯谜,要去吃汤圆,要去看耍龙灯、耍狮子......?
节日,是天地间一场浩大的仪式。在我们平淡而漫长的一生里,每一次节日里,我们诚挚地参与,就是我们努力生活的证明。
它就像是平静无波水面上偶尔泛起的涟漪,让我们的生命不致成为一潭死水。
是我们向自己,向所有人,向天地的一种证明:无论有过怎样的艰难,我们是在热情地活着,活得起劲,活得有滋有味。
《清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长街之上,花灯盏盏,挂在树上,如千树开花;焰火在夜空璀璨后,纷纷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坠落。豪奢的宝马雕车,走过后,留下一阵香尘。悠扬的凤箫声声,明月渐渐西斜,彩灯舞动,笑语喧哗。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一说朱淑真)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去年元宵节时,花市被灯光照得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亮爬上了柳梢头,我俩共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月光依旧,灯光依旧,唯有去年的故人,再也不见。想到此,相思之泪不禁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今昔对比间,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尽皆托出。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大唐新语》记载,武则天时,每年元宵夜,长安都要大放花灯,夜间不戒严,观赏花灯者人山人海,至夜不绝。豪门贵族车马喧阗,市井之民欢歌笑语,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苏味道的这首诗描述的便是神龙元年()上元夜神都观灯的景象。灯光绚烂,烟火璀璨,明月当头,衣香鬓影,是说不尽的热闹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