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民俗专家认为,元宵节与其他节日相比,更突出普天同庆的主题。
作为春节的最后高潮,元宵节强调全民参与,大家一起赏花灯、猜灯谜、看舞龙舞狮、放烟花爆竹,展现的是一幅“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热闹景象。
元宵“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南宋以后增加的一项元宵节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始于南宋。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社会各阶层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