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今日宜闹元宵
TUhjnbcbe - 2025/2/17 19:40:00

元宵节快乐

“众里寻他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这句词,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常常被我们当作情人节、七夕等节日的引用文案。但其实,这句词是描述元宵节。

该词句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这里词牌名后面的“元夕”就是指元宵节。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它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也被称为元月,而古时人们称“夜”为“宵”。在每一个农历十五那一天都是月圆的日子,而正月十五那天是这一年的第一个月圆夜,古人觉得值得庆贺,所以有了“元宵节”。

而“上元节”这个说法是来自道教“三元”一说,即“上元、中元、下元”其中正月十五就被称为称为“上元节”。

而七月十五“中元节”就是我们常说的鬼节,然后十月十五“下元节”便是之前有详细介绍过的“寒衣节”。

我们从词里能看出来,古代元宵节非常的喜庆、火树银花好不热闹。这里第一句的“东风夜放花千树”便是指代元宵节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烟火。

其实辛弃疾的这句“火树银花”是来自唐代诗人苏味道的诗《正月十五夜》里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常被引用。

不光是辛弃疾有引用,在《红楼梦》描述元宵节的场景时也有出现。由此可见,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在唐代非常受欢迎和重视。

之所以在唐代会这么受欢迎,是因为唐朝时大兴佛教,不管是官臣还是百姓几乎都信佛,他们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于是便出现了千家万户灯火通明的场景。

由于元宵节在春节后不久,所以节日的气氛相对于其他的传统节日会更为浓烈,当然也更受大家喜欢。毕竟大部分人都还在放假,放假期间的节日谁会不爱呢(不是,这句我瞎说的)。

不光是普通民众喜欢元宵节,在很多名著或影视作品中元宵节也多次出现,比如:《大明宫词》里太平公主遇到薛绍的那一场戏,《红楼梦》里家丁带着小姐赏灯的那一场、《步步惊心》里若曦看元宵节舞狮子等等。

01:42

在《西游记》第九十一回,师徒四人到了天竺国的外郡金平府,恰逢元宵灯会,各种花灯琳琅满目,“满城中箫鼓喧哗,彻夜里笙歌不断。”

后来拍成电视剧就是《西游记续集》第十五、十六集。在剧里,慈云寺的长老告诉唐僧后日便是上元节,处处张灯结彩、夜夜笙歌。唐僧说道:“贫僧只知我大唐朝有此风俗,却不知此地也一样啊”。

这里也再一次印证我们篇头说到的,唐朝时期,元宵节节日氛围达到鼎盛。

元宵节的习俗其实不止是赏灯、还有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根据地方特色增加了其他传统民俗表演。

比如在广东一带元宵节还会舞狮子,在陕北就会有扭秧歌、打腰鼓,在西南地区就会有游龙灯、踩高跷等传统民俗表演。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小编在这里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团团圆圆,阖家安康。

俗话说:元宵儿圆圆,心里头甜甜。就算再忙,节日的仪式感也要拿捏得稳稳的呀!赶紧回家吃元宵,挂灯笼,游灯会吧~~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明·吴承恩《西游记》

若需阅读更多电子资源,美斯齐在线书库即可查阅

文案

猫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排版

猫她(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1
查看完整版本: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今日宜闹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