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如何让正月过得更有年味儿向古人问答案河
TUhjnbcbe - 2025/2/18 18:23:00

古人总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也就是从这天开始,“年”越走越近,“年味儿”也日渐浓厚。但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却感觉年味儿越来越淡,“过年”好像也越来越没意思。

古人云“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乎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古人似乎总能在物质更匮乏的年代把节日过得更有仪式感,每个人似乎都能成为节日的“气氛担当“。

今天就跟小编一起走进古人,看看富有年味儿的那些古老习俗有哪些保留至今吧!

家宴喧儿女,门符阅古今

作为父母最期待的可能便是食日昼吧。正月初二,按照传统的习俗,这一天是出嫁的女儿回门、姑爷给岳父岳母拜年的“法定日子”。这一习俗被潮汕人称为“食日昼”,天津人则称这一天为“姑爷节”。这一天儿女才真正欢聚一堂,把酒言欢,这才应了那句“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拜年则是新年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古人对拜年十分重视,来往拜年也要仔细送上拜年贴。拜年帖也有一定讲究,有人用梅花笺等特殊纸张,写上受贺人姓甚名谁,再写贺词加之落款,托人送往府上。而我们现在可是自由多了,电话招呼一声,或是拎着拜年礼就可以直接上门贺新年,各家亲戚一年难得聚首,话家长里短好不热闹!

最喜一年财神到,绝胜梦境在今朝

正月的重头戏之一便是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祭财神”。

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希望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过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大年初七“人日”,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宝羹,来年能有大丰收!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正月最最让人期待的便是元宵了吧!这一天,灯会、庙会都是人潮拥挤,热闹非凡。而不论是精美绚丽的彩灯,还是烧香叩拜的庙会,甚至是演变成如今的礼佛等等,不论对古人还是如今对我们而言,都是人们在这一天共同许下的美好祈愿。这一天,吃元宵、赏花灯、演社火……全民狂欢,人人乐在其中,更有邂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虔心祈福,惟愿新年和心顺意,阖家圆满。

舞狮子,也是许多地方年俗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介于它的技术难度,很多人只能当观众欣赏。但不可否认,舞狮子一系列灵活敏捷的动作足以让我们望之惊叹。舞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物,如今更在海外远播,成为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其价值意义早已不限于过年习俗。

除上述所说的习俗之外,古人所奉行的习俗还有喝椒柏酒、祭祀祖先等等。而如今,我们通过网络用新方式传递新年祝福,方式改变,但对未来寄予的美好希望不变,对于家人朋友的热爱想念不变。或许,正是这份爱与希望,才能让这个正月过得更有年味儿。生活需要仪式感,过年也是。我们对于过年的期盼,对年味儿的怀念,或许也可以通过这些仪式感慢慢找回。

文案

蓝桉

排版

蓝桉

图片

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让正月过得更有年味儿向古人问答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