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只留下十几首诗,其
TUhjnbcbe - 2025/2/19 18:51:00

正月十五日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唐代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少年时代,与李峤齐名,人称“苏李”。唐高宗乾封年间举进士,武则天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唐中宗复位后,将他贬为眉州刺史。在初唐诗坛上,与崔融、李峤、杜审言合称为“文章四友”。所作诗如今只存十余首,全唐诗存诗一卷。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象。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这一天,大街小巷男女老少全城出游,甚至平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也出来嬉戏游玩。中国古代有无数文人墨客描写了元宵节的盛况,其中最早的、最精彩的、最广为流传的,莫过于苏味道这首了。

火树银花:树上挂满了灯笼,到处张灯结彩,燃放烟花。好像火树、银花一般。

星桥:城门外边有护城河,护城河上有桥。一般情况下,夜晚实行宵禁,禁止行人出行。然而元宵节这一天,解除宵禁,护城河也被灯火照亮,波光粼粼,就好比天上的银河一样闪烁夺目。所以叫做“星桥”。

铁锁:平日里实行宵禁,晚上城门紧锁。今日元宵节,城门大开。

秾李:秾,繁盛的样子。秾李,出自《诗经·国风·召南》:“何彼秾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多与桃夭连用,合称为“夭桃秾李”。这里形容女子装扮浓艳,服装华丽,花枝招展。

落梅:唐代流行歌曲《梅花落》,游人唱的曲子。如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金吾:秦汉时执掌京城卫戍的地方官。本指古时元宵及前后各一日,终夜观灯,地方官取消夜禁。后也泛指没有夜禁,通宵出入无阻。所以,古代保卫京城的禁军官员就叫做“执金吾”。

玉漏:玉制作的华美的更漏,计时所用的器具。

首联“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写元宵节的装饰,每年的元宵节,长安城都要燃起花灯。种类齐全的花灯挂满街头,远远望去,就好像开满了火花的树。灯火通明,错落有致,煞是好看。一个“合”字,灵气活现,惟妙惟肖。一个“合”字,仿佛能吸引万千游人聚集。一个“合”字,突出全城的百姓完全融入这繁华的夜景,渲染了举国欢庆整体氛围。

长安城在唐朝就已经有一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挤满了大街小巷。平日宵禁而紧锁的城门,此时也开启,供游人进出。护城河两边同样也是挂满灯笼,像银河从天上落到凡间一样。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花灯节,就有唐朝灯市的画面。灯影照耀,护城河也被灯火照亮,波光粼粼,就好比天上的银河一样闪烁夺目。让人想起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名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想象力丰富,比喻奇特新颖,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联是从大处落笔,描写远望长安城的宏观景象。颔联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则从细微处描摹具体的人物、事件。达官贵人、坐着马车出游,所到之处,尘土飞扬。而天上的明月也仿佛善解人意,在这难得的没有宵禁的夜晚,普照大地,使得人们在每一个游玩之所都能有月光相伴。联想起明代江南四大材质之一的唐伯虎也有《元宵》诗:“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在这美好的元宵佳节,人们迎接着春天,花灯和明月缺一不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一应俱全,才是完美的。

颈联“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歌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在灯光和月光的交相辉映下,显得相得益彰,分外明艳。她们用美丽的歌喉,唱着当时的流行歌曲《梅花落》。好一派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景象啊,这也许是大唐才有的气象吧。

最后一联”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人们仿佛还不曾尽兴,就已经夜深了,更漏的滴答滴答声,似乎在催促着游人是时候回家了。是啊,美好的时刻总是短暂的,人们在欢愉快要结束的时候,总是期待时间过得慢一点,流连忘返。正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今天的游玩结束了,下一次还要再等很久,正是这有限的短暂的快乐,才凸显出这良辰美景的可贵之处。而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元宵佳节

长安城里热闹非常

这是灯的世界

这是灯的海洋

树枝上挂满花灯

仿佛染上了一层烟火

城河里明灯闪耀

仿佛换上了节日盛装

车马掀起的纤尘

悠然地四处飘荡

游人的脸上

浮动着迷人的月光

在这全城出动的夜晚

我邂逅一个个

宛若桃李的姑娘

那《梅花落》的歌声里

弥漫出着一股淡淡的幽香

啊,今夜不再雪藏

啊,今夜无需思量

趁着这锦绣未央

让我们一起狂欢到天亮

苏味道这首诗,写于初唐时代,大唐王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生活气息浓厚,写出了老百姓向往的国泰民安的情景,让我们能够在千年以后,透过诗句看到那个大唐盛世。这首诗在艺术上对仗工整,情景交融。而且写景浓淡适中,浑然一气。在写元宵节的诗中,可以称得上是上乘之作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只留下十几首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