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元宵节。从腊八开始过年,到元宵结束,明天就要上班了——很抱歉,我是说古人,不是说你我,古人的长假真的是长啊!在大年初一讲《元日》的时候说过,元是最大、最早的意思。正月为元月,夜晚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叫元宵,又称元夕、上元节。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抓住假期最后的尾巴彻夜狂欢,感慨长假过得太快了!根本没有想到,他们后代长假只七天——还有两天是调换的。写元宵节的诗词很多,但是我认为,不是专业的诗词研究者,会了这三首诗词,那么历史、文化、风俗全懂了,用不着背一大堆——要背的其他诗词多着呢。带★的建议背诵。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星桥,星津桥,洛阳城横跨洛水的三座桥之一。铁锁开,京城开禁,任百姓通行。游伎,满街跑的歌女、舞女。秾李,打扮得艳若桃李。落梅,曲调名。金吾,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玉漏,用玉做的滴漏,计时器。
喝着酒,化着妆,唱着歌,约着会,干着春天干的事情……整个神州大地,简直就是放大版的天上人间。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这个词就是这里发明的,从发明出来就特指元宵灯景。唐时,京城每晚都要戒严,一年只有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例外。武则天时,元宵大放花灯,金吾不禁,观灯者人山人海。文士数百人赋诗纪事,据说当时有三个人的诗歌为最佳,大浪淘沙,到今天为止,只有苏味道的诗传诵不绝。下面两首轮到宋词了。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节晚上,真的是只看灯光、看烟火吗?当然不是,最要看的还是美女。本来美女是分散的,你就是上街也难以碰到那么多,元宵节晚上例外,大家都合情合理关键合法的出来了。特别是那种职业女性,你懂的——“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很多多啊。
“月上树梢头,人约黄昏后”,一年过去了,再到花市上来找她,却没有找到,那她自然也不是他的妻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