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锁具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和历史文献记载,锁具发展至今有五千年历史。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木锁,西周出现了青铜锁,而到了东汉才发明了金属锁,并缕有龙、豹、麒麟、龟、蝴蝶等动物及昆虫造型图案,唐代则普遍使用金银铜铁等材料制锁。明清时代是古锁的鼎盛时期,各种质材的锁具同步发展,以铜锁、铁锁居多,工艺更加精巧,在开锁难度和外形制造上有很大创新。
古锁初称牡、闭、、钥、链、钤。早期为竹、木结构,起源于门闩。春秋战国至鲁班于木锁内设堂奥机关,至东汉制金属簧片结构锁(又称沟槽锁)。入唐时所之多为金、银、铜、铁、木。明代遂成为广锁、花旗锁、首饰锁、刑具锁四大类。
按名称分类有一开锁、二开锁、三巴掌锁、三道箍虾尾锁、四开锁、五开锁、龙凤锁、双元锁、迷宫锁(定向锁)、底开锁、转冲锁、倒拉锁、暗门锁、无钥锁、方锁、炮仗锁、马缰绳锁、牛角锁、牛尾锁、举梁锁、文字密码锁、数字密码锁等等。
按材质分,有木锁、金锁、银锁、铜锁、铁锁、景泰蓝锁等;按形式分,有圆形锁、方形锁、枕头锁、文字锁、人物锁、动物锁、密码锁、暗门锁、倒拉锁、炮筒锁等。
按用途分,有挂锁、门锁、箱锁、橱锁、盒锁、抽屉锁、仓库锁等。
古锁收藏价值正逐渐得到市场认可,正越来越凸显出较高的升值空间,成为近年收藏市场的新宠。
古锁的收藏价值由年代、材质、工艺和稀缺性四个方面所决定。一般来讲年代越古老的藏品越值钱,但是对于古锁来讲,由于很多种原因,宋代的铁锁、明清的铜锁反而更有价值。尤其是明末清初的铜锁,不论是实用价值还是艺术水平都有极大进步,出现了很多精品锁具。就材质而言,金锁、银锁、玉锁比铜锁、铁锁、木锁的收藏价值更高。传统锁是手工艺制作,分平雕、透雕、镂空雕、錾花、鎏金、错金、包金、镀金、镶嵌以及制模铸造等,外表精致,雕刻逼真、花样繁复的锁具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古锁寓意富而深远,不仅仅是一部锁文化的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