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松柏谭会泽彭运智邹轶陈丹杨露黎鸿彬
导读: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钙磷水平对矮脚*肉鸡生长性能及胫骨灰分含量影响,得到矮脚*肉鸡适宜的饲粮钙磷水平。综合肉鸡的生长性能及胫骨灰分含量的数据来看,矮脚*肉鸡小鸡阶段饲粮的钙水平为0.90%,非植酸磷水平为0.40%,中鸡阶段饲粮钙水平为0.85%,非植酸磷水平为0.36%,大鸡阶段饲粮钙水平为0.80%,非植酸磷水平为0.33%可满足肉鸡生长及骨骼发育需要,在此基础上钙磷水平下调,肉鸡胫骨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1)。全文已在《饲料工业》年第20期刊出。
钙、磷是肉鸡必需的矿物元素,广泛参与家禽体内的代谢过程(呙于明,)。目前关于肉鸡钙磷需要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白羽肉鸡(Yan等,;Bar等,;Cesar等,;Waldroup等,;Jiang等,;Liu等,)。我国*羽肉鸡品种繁多,生长速度差异较大,已有关于*羽肉鸡钙磷需要量的研究差异较大(洪平等,、;成廷水等,;Jiang等,)。生产过程中常存在钙磷超量添加的问题,一方面增加饲料成本造成巨大的浪费,另一方面导致饲料钙磷排泄量增加,增加环保压力(刘松柏,;郭勇庆等,)。矮脚*肉鸡是温氏集团自主培育的中快速肉鸡品种,已通过国家新品种评审,在华南区域大量养殖。目前关于矮脚*肉鸡钙磷需要量缺乏相应研究,故本研究拟通过设置不同的钙磷水平观察肉鸡生长性能及胫骨灰分含量变化,初步确定矮脚*肉鸡饲粮的钙磷适宜水平,为生产提供一定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与试验时间、地点
以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培育的矮脚*公鸡为研究对象,年9~11月于温氏集团养禽生产技术部肉鸡试验场1栋进行。
1.2试验设计
本试验将只矮脚*公鸡分成6个处理组,具体分组如表1所示,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5只鸡。饲养过程分成3个阶段,其中小鸡阶段为0~21日龄,中鸡阶段22~42日龄,大鸡阶段为43~63日龄。不同阶段饲粮配方及营养水平如表2、表3、表4所示。
1.3饲养管理
各组试验鸡除使用的饲料不同外,其它的饲养管理方法完全一致,均按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肉鸡饲养管理手册》执行。肉鸡试验期间自由饮水,自由采食。
1.4测定指标与方法
每批饲料检测水分、粗蛋白质、钙、总磷含量(张丽英,);测定各阶段各组鸡只试初均重、试末均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日均采食量、成活率;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选取4只鸡屠宰,取右侧胫骨分析胫骨灰分含量。分析方法为:先用无水乙醇将胫骨脱水36h,然后用乙醚抽提脱脂36h,随后放到℃烘箱干燥12h后称重。最后经过碳化后在马弗炉中℃灰化24h后称重。最后根据骨重和灰分重计算胫骨灰分含量(刘松柏,)。
1.5数据分析
采用SAS(9.0)软件的One-WayANOVA对日均增重、日均采食量、料重比及胫骨灰分含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显著者以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数±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饲粮不同钙磷水平对小鸡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5)
表5数据表明,饲粮不同钙磷水平对小鸡阶段的日均增重、料重比、日均采食量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降低饲粮钙水平0.1%同时降低非植酸磷水平0.1%对肉鸡日均采食量、日均增重及料重比均无明显差异,该结果显示如果仅满足肉鸡生长性能要求小鸡阶段饲粮钙水平0.80%非植酸磷水平0.35%即能满足生长要求。国内外大量在白羽肉鸡上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饲粮非植酸磷水平0.35%即能满足肉鸡增重需要(Liu等,)。但蒋宗勇()报道利用日均增重作为反映指标估测岭南*肉鸡小鸡阶段的非植酸磷需要量为0.41%,其中非植酸磷水平0.51%组肉鸡的生长性能最佳。成廷水等()报道利用增重作为反映指标16~35日龄*羽肉鸡非植酸磷需要量为0.30%。以上差异主要可能与肉鸡长速、需要量估测方法不同有关(Rao等,;Persia等,)。
2.2饲粮不同钙磷水平对中鸡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6)
表6数据表明,饲粮不同钙磷水平对中鸡阶段肉鸡的日均增重、日均采食量及料重比也无显著的影响(P0.05)。降低饲粮钙水平0.1%同时降低非植酸磷水平0.1%对肉鸡日均采食量、日均增重及料重比均无明显差异,该结果显示如果仅满足肉鸡生长性能要求中鸡阶段饲粮钙水平0.75%非植酸磷水平0.31%即能满足生长要求。Jiang等()报道利用日均增重作为反映指标估测岭南*肉鸡中鸡阶段的非植酸磷需要量为0.38%,其中非植酸磷水平0.48%组肉鸡的生长性能最佳。Jiang等()报道在白羽肉鸡上利用增重作为反映指标估测的非植酸需要为0.21%。可见不同的肉鸡品种对于磷需要量有较大差异,主要与肉鸡生长速度不同有关(Rao等,;Persia等,)。
2.3饲粮不同钙磷水平对大鸡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7)
表7的数据表明,饲粮不同钙磷水平对大鸡阶段的日均增重、日均采食量及料重比也无显著影响(P0.05)。降低饲粮钙水平0.1%同时降低非植酸磷水平0.1%对肉鸡日均采食量、日均增重及料重比均无明显差异,该结果显示如果仅满足肉鸡生长性能要求大鸡阶段饲粮钙水平0.70%非植酸磷水平0.28%即能满足生长要求。
2.4饲粮不同钙磷水平对肉鸡全程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8)
综合全程的数据来看,饲粮中不同钙磷水平对肉鸡试验末重、全程的日均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不同钙磷水平对肉鸡全程的料重比无显著的影响(P0.05)。3组(小鸡阶段:钙0.90%,非植酸磷0.35%;中鸡阶段:钙0.85%,非植酸磷0.31%;大鸡阶段:钙0.80%,非植酸磷0.28%)肉鸡的日均增重最高,试验末重最重。从生长性能来看,过高的饲粮钙磷水平对肉鸡的生长不利,这和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完全一致(Yan等,;Bar等,;Cesar等,;Waldroup等;Jiang等,;Liu等,)。
2.5饲粮不同钙磷水平对肉鸡胫骨灰分含量的影响(见表9)
目前,胫骨灰分含量是评价肉鸡钙磷需要量使用最多且可靠的反映指标。目前,NRC()推荐的肉鸡磷需要量就是根据胫骨灰分含量估测的结果。因为胫骨是肉鸡全身生长最快的骨骼,胫骨的灰分含量能直接反映出骨骼的质地,即胫骨灰分含量越高,其骨骼中所含的无机矿等含量高,骨骼的密度高,骨骼的抗压能力强。饲粮不同钙磷水平对肉鸡胫骨灰分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1、2组及4组间无显著差异且数值接近,说明相对1组下调非植酸磷水平0.05%对骨骼的发育无明显负面影响。同时2组与5组胫骨灰分有显著的差异,下调钙水平0.1%胫骨灰分含量显著降低,这提示保证肉鸡骨骼的发育钙水平要保证适宜。从以上结果来看,矮脚*肉鸡饲粮小鸡阶段的钙水平为0.90%,非植酸磷水平为0.40%,中鸡阶段钙水平为0.85%,非植酸磷水平为0.36%,大鸡阶段钙水平为0.80%,非植酸磷水平为0.33%完全可满足肉鸡生长及骨骼发育需要。为了保证骨骼发育的需要,钙磷需要量明显高于满足生长的需要,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完全一致(Yan等,;Bar等,;Cesar等,;Waldroup等,;Jiang等,;Liu等,)。考虑到肉鸡屠宰过程中易发生断脚断翅等问题,故利用胫骨灰分含量估测的饲粮适宜钙磷水平在生产中更有价值。
3
小结
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肉鸡的生长性能及胫骨灰分含量的数据来看,矮脚*公鸡小鸡阶段的钙水平为0.90%,非植酸磷水平为0.40%,中鸡阶段钙水平为0.85%,非植酸磷水平为0.36%,大鸡阶段钙水平为0.80%,非植酸磷水平为0.33%完全可满足肉鸡生长及骨骼发育需要,在此基础上钙磷水平下调,肉鸡胫骨灰分含量显著降低。相应的研究结果明显低于白羽肉鸡上钙磷推荐需要量水平,同时也低于《鸡饲养标准》中关于*羽肉鸡的需要量水平。
参考文献及更多内容详见:
饲料工业,,39(20):50-55
转载声明
本文为“饲料工业”独家稿件
版权合作,敬请联系gysl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