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药食同源这个词,但您知道药食同源是什么意思吗?继续往下看,让我为您来解答。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
(图片来花瓣网)
老一辈总说“是药三分*”,又说“药补不如食补”。但是何为药?何又为食呢?
唐朝时期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由此可见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认为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
在中国古代,人们是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才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同时这两者都能够防治疾病,很难将其区分开来。
但是,如果简单的将食物与药物之间划等号是不正确的。
因为中医遵循自然治疗之原则,重视对症下药。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不同的几种类型,比如平和体质、气虚体质,再比如阴虚体质、阳虚体质,而人的体质并不是单一的一种体质,往往是多种体质混合并存,因此若是不分清楚是什么体质而贸然食用药食,反而会得不偿失。
所以药食的特性要针对身体的不同状态,只有在应用得当时才能起到“补”的效果,反之则越“补”越乱。如果不懂得药物的配伍,“寒温”乱用,不仅不会见效,反而可能危害健康。
以下便是药食同源物品名单,感兴趣的话您可以看看生活中吃过的哪些物品是药食同源品种,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如下:
食
物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土人参(人参菜)、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芥子、*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玫瑰茄。
(注: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了解更多用药、养生内容,点个“在看”,健康常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