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长征,就必须提到飞夺泸定桥的壮举,脑海中同时也会浮现一句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是中国工农红*中在年5月29日经历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
在经历了前有拦截后有追兵的一次次严峻考验之后,中国红*终于到达了四川,准备到大渡河的对岸继续长征的脚步。如果采取船运的方式,全部红*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种渡江方式很显然不可取。
因此,位于大渡河北边的泸定铁索桥成了红*渡江的首选。然而,国民*早前就派有守*在泸定桥的对岸守卫,他们为了防止红*从此处通过,提前将铁索桥上的木板拆得所剩无几。红*战士们经过整夜的急行*,在徒步走过华里的山路之后,到达了泸定桥边。
此时的红*已经非常疲乏,桥下是水流喘急的大渡河,桥上只有几根铁索连接大渡河的东西两岸。为了能够让大部队顺利通过,有22名勇士挺身而出,他们借助仅剩的冰冷光滑的铁索,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努力攀沿着向对岸发起了冲击,终于拿下了这座算得上是牵涉到红*生命线的泸定桥,红*部队还一鼓作气拿下了泸定城。
飞夺泸定桥之战,从此在中国革命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可以从中学课本、各种影视剧作品中一次次回味当年那场生死战。
后人在学习历史之后,不禁有一个疑问,年飞夺泸定桥,敌人为何只拆木板不炸毁铁链呢?当时的国民*守桥部队就是地方上的川**阀部队,他们土生土长在那个地方,从感情上来说根本舍不得也不敢将铁索桥彻底炸毁,毕竟那是当地人唯一的过河通道,也是他们自己的生命补给线。
其次,因为他们常年蹲守在那里,养成了非常安逸懒散的习惯,所以他们在拆铁索桥木板的时候,纯粹就是胡差事,木板根本没有拆干净。国民*守*还存在侥幸心理,觉得红*也许不会真的到那个地方渡河,他们更没有想到红*能到达的那么快。红*战士们就这样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顺利完成了,最后全*得以顺利通过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彻底打破了国民*的原定部署,这场战役在红*长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也体现出了红*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牺牲精神。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时刻铭记革命先烈们的付出,为了中国更加繁荣富强奉献出我们每个人的一份力量。